【治學態度】一萬張讀書卡片

文/侯美玲 |2018.11.26
1472觀看次
字級

文/侯美玲

1957年,姚雪垠開始構思小說《李自成》。

《李自成》是描寫明末農民革命戰爭題材的小說,需要儲備豐富的歷史知識,姚雪垠的辦法是抄卡片,明清正史、野史、文獻、詩文,乃至於地方志和各類歷史書籍,姚雪垠都一一搜集。明代皇帝的詔書和大臣的奏章是怎樣起草,書信中的稱謂和語言習慣如何把控,詩詞、歌曲的對仗和押韻有什么特點;帶著問題,姚雪垠將知識點一一抄錄在小卡片。

一次,友人來訪,姚雪垠正在抄寫讀書卡片。卡片上的字跡秀麗、工整,且全部是蠅頭小楷,友人不免心疼地說:「歷史小說本身就是半真半假,你何必勞神費力做這些。」姚雪垠認真地說:「雖然如此,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不能脫離實際。」

幾年下來,姚雪垠抄寫的讀書卡片多達一萬多張。宮廷和市井,城市和農村,朝儀和風俗,明朝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李自成》一書中得到充分展示。

文聯會議上,茅盾曾問:「《李自成》中的詩文和奏章哪裡來的?雖然我從未見過,卻十分準確,也符合明末文人的用語習慣。」姚雪垠恭恭敬敬回答:「是我根據當時情景編撰的,也是從一萬張讀書卡片得來的。」

一萬張讀書卡片奠定了姚雪垠的國學功底,也為《李自成》一書贏得首屆「茅盾文學獎」榮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