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述說160年台灣茶故事 文/吳秀麗 |2018.11.24 語音朗讀 87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品茗喝茶,自古以來是常民的生活,是文人的詩作題材,更是茶農的生存命脈,但是最認識各種茶湯滋味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除了學者與研究單位,則非茶商莫屬。圖/吳秀麗 黃光裕盼望能延續老祖先建立於舌尖上的幸福感。圖/吳秀麗 黃光裕與茶廠內的茉莉花。據他了解,這種茉莉花品種是法國名牌香水NO.5的原料。圖/吳秀麗 茶廠老設備,現在已成古董未再使用。圖/吳秀麗 黃光裕與茶廠內的茉莉花。據他了解, 這種茉莉花品種是法國名牌香水NO.5的原料。圖/吳秀麗 慶瑞茶莊曾經拿到的頭等獎匾額。圖/吳秀麗 慶瑞老茶莊的接班人黃紹圃。圖/吳秀麗 文/吳秀麗 品茗喝茶,自古以來是常民的生活,是文人的詩作題材,更是茶農的生存命脈,但是最認識各種茶湯滋味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除了學者與研究單位,則非茶商莫屬。 一百多年來,茶葉曾經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而且與台灣嘉南平原的富庶有重要關聯。二○一一年被台南市政府與台南市茶商公會認證為「百年老店」,翌年成為「台南百年好店」的慶瑞茶莊,在走過一六○年歷史後,現正積極爭取設立「茶葉故事館」。 茶商與茶的生命故事,在慶瑞茶莊掌門人黃光裕口中,泛著金黃及紅色茶湯光影所摻和的古老茶香,盼望能延續老祖先建立於舌尖上的幸福感。 價格和品質令人茫然 台灣茶葉在二十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因為人力成本上升,缺乏出口競爭力而逐漸從外銷市場轉向內銷,但外銷數量雖減,產值卻直線上升,茶葉的品質也較進口茶葉高,單價更有十倍以上的差異。這說明台灣茶葉無論內外銷需求,市場其實一直存在而且興旺。 台灣的特色茶,從凍頂烏龍或重發酵的白毫烏龍如東方美人,或綠茶系列的碧螺春等,乃至以生產海拔區分、近年十分風行的一千公尺以上茶園生產的高山茶系,都在追求養生健康兼品賞目的下,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價格卻從最低一斤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常令消費者茫然不知所從。 黃光裕以他跟隨父親、祖父學習認識及行銷茶葉的記憶說,日據時期喝茶的階級以地方仕紳為主,現在喝茶的人雖不以階級區隔,價格卻仍是主要分別依據。站在茶商的立場,黃光裕盼能以一六○年老店的製茶技術,作為衝出台灣平價好茶並擴大市場的利器。 精製茶產生背景 以製茶的技術粗分,大致有初(粗)製茶與精製茶兩類。許多人喜愛初製茶,認為優於精製茶。但是黃光裕分析,製茶師父不同,設備、揉捻方法及天時地利等變數,以及茶葉在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不易有效掌控,差異太大,這是初製「好茶」品質難以整齊的主要原因,也才會有精製茶的技術及市場產生。 也就是說,將茶農採收下來的茶青透過不同發酵程度加以揀選、分級、烘焙以及古稱「合堆」的方法(茶葉專家和學者稱之為「拼配」),將不同的茶葉截長補短,讓一加一大於二,就是精製茶。這也是日據時期,雲嘉南地區精製茶產業風光一時的重要原因。 現在仍有茶商堅信此一主張,而黃光裕更是認為,藉著合堆技術,不但可以讓茶葉單價普及化,大家都能因此喝到好茶,更能擴大茶葉市場,創造台灣茶葉的產值。 如同藝術品般的韻味 黃光裕說,「好茶如同藝術品,而合堆則具備創作藝術品的能力。」只是這種精製茶的包裝上,必須清楚誠實註明拼配茶的原產地,不但可以創造市場,還能開發、調配出韻味無窮的好茶。 黃光裕以法國品酒師的制度,期待台灣能建立更健全的品茶師制度,他也以喝酒的常識來類比喝茶的層次與境界。「有些茶像酒中之啤酒,有些則類似陳年威士忌、XO或白蘭地,滋味絕對不同。」精製茶的技術好,口感可如同後者,讓茶的韻味繚繞舌尖,三日不盡。 喝茶的人,並不只講究茶農的農藥使用等食品安全或它的養生效果,品茶的境界也早已超越化學檢驗元素的品項、品級。這種茶客才是精製茶的挑戰。 拼配茶青相輔相成 慶瑞茶莊自道光年間傳承至今已第六代,自然保有諸多不傳的製茶祕技,但黃光裕引述第三代傳承者常在他耳邊提醒的話,打破消費者對精製茶的憂慮與迷思。「『咱這茶米,那親像剁藥頭』。」意指一帖中藥需要十幾種藥材拼配,而且要「相輔相成」才能顯現功效,茶葉的「合堆」也一樣。 黃光裕強調,沒有好的「茶材」(茶青),絕顯現不出高級茶的卓越品質。而即使同一產地的茶青,都會有厚薄質地的口感差異,所以才會需要合堆技術巧妙運用烘焙火候等變化,予以調和或彰顯。「精製茶沒有『好茶加壞茶』的可能,而是『好茶加好茶』,才可能創造如同藝術品等級好茶。」 也有消費者擔心熟茶有「碳化」的疑慮,黃光裕認為,那根本是技術失敗對茶葉造成的傷害,與精製茶的價值本身無關。但站在為消費者把關及養生的立場,黃光裕還是將六代傳承的經驗轉換成為現代化的驗證數據,讓科技為老人茶說話。 證實熟茶的優質效果 他委託食品工業研究所化驗,確定烏龍熟茶,也就是俗稱的老人茶(十足火熟茶)沸點是一一七度,經這個溫度處理之後會釋出茶胺酸等保健元素,也就是老茶之所以出現甘味的機轉。 有一次黃光裕進口一批紅茶,老客戶卻來電抱怨「這批貨沒有一點紅茶味。」他依據經驗認為,伊朗茶葉沒什麼污染,但有沙漠,氣候乾燥,研判茶葉內可能含水及鹽分,於是分數批以不同溫度重新烘焙。沒想到每加一分火候,茶葉滋味越好,而且竟真的烘出一些白色的鹽分,與之前他從茶葉中焙出的咖啡因白色粉末不同。 將這批原本口感不佳的紅茶蒸發掉鹽分的過程,讓黃光裕發現更好的精製焙茶方法,這個經驗真令他喜出望外。因為台灣有些茶就是因為仍有約百分之三的水分而導致保存不易,這個問題其實有解。黃光裕也因此主張:品茶師及製茶師父應該建立更好的認證制度,以排除製茶師父個別經驗所造成的差異,才能為台灣的茶葉建立一致的標準。 天時雖不利 人和現生機 「製作好茶,需要有敬業及專注的精神。」老祖先留下的人脈金脈曾廣及大陸,黃光裕自己就出生於廈門。當過中學老師的他,感慨「好師父難再」,積極找回親侄黃紹圃接班。「阿圃」長年茹素,每天定時到茶廠學習識茶、品茶、賣茶,並與友人周岳鋒共同架構網站,行銷如茶包等強調方便性的新世代飲品,區隔一般的飲料茶市場。 出生於老茶商家族,黃光裕很清楚:有的人喝茶是「精神療癒」,他自己則強調「茶湯品賞」,只要掌握關鍵經驗與技術,市場上號稱2000元的好茶,1000元就能購得。「我不希望台灣變得像日本一樣,喝茶成為貴族消費。」黃光裕希望藉著精製茶技術,衝出市場口碑,讓人人都能喝得起好茶,茶商茶農個個賺錢。 嘉南平原富庶,慶瑞茶莊曾是嘉義、台南地區大型茶商,祖先曾擔著扁擔到六甲、官田乃至府城賣茶。國民政府初遷台灣時,老一輩的人喜喝香片,慶瑞在新營附近一度也有數公頃的茉莉花田,是最大香片茶廠。黃光裕的茶廠庭園內,至今還保留幾株當年製作茉莉花茶的特殊品種。這個品種據說是法國名牌香水NO.5的原料之一呢。 眼見英國曾創造出一年四百億美金的茶葉產值,依照人口比例,台灣人待客送禮日常飲用,茶葉消費量卻只排世界第18。黃光裕感嘆不夠普及化的原因,與年輕人改喝咖啡與精製茶被誤解有關。雖然天時、地利因素影響茶葉的品質,但他更相信「人和」能解決問題,只要藉現代化機械採收、焙製、分級等技術,台灣茶葉市場仍有機會開創出另一個春天。 小百科 合堆的源起 台灣話稱仲介者為「牽猴」、「牽溝仔」,仲介茶葉者則被稱作「牽茶猴」。黃光裕說,五、六十年前,資訊、交通運輸不方便的年代,台灣中、北部的製茶工廠會把一些成品或半成品茶葉,寄放在台北市重慶北路、延平北路附近巷弄內的「茶棧間」(茶葉倉庫)存放。一旦接到外銷訂單,只要快速再加工,即可及時運往基隆港出口。 最盛時期,茶棧間多達好幾百家。常在這些茶棧間走動的「牽茶猴」,一旦獲悉貿易公司接到訂單,就會四處打探貨源,但可能張三李四王五各有不同茶葉存量,牽茶猴就會把這些茶葉按比例「合堆」成單一貨品,送給貿易公司做Sample,再寄往國外客戶,等待訂單。 如果數量大,合堆的貨源就會更多樣化,甚至多到一、二十種;在茶葉外銷鼎盛時期,大多數訂單就是依循這種合堆的方式出貨。「合堆」技術於焉誕生。 前一篇文章 高跟鞋變蛙鞋 顏孝真從海洋潛進世界 下一篇文章 陳俊銘致力 開台先祖入祀孔廟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王燕琨 積極追夢身障不設限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