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趣談》桃花塢裡桃花庵

于大川 |2007.06.29
476觀看次
字級

 庵,原指隱世修行者所住的茅屋,後一般指比丘尼眾禮佛和修行的地方。

 古時,文人的別號和齋室,用「庵」命名者頗多。用於別號的,宋朱熹號「晦庵」,明楊慎號「升庵」,清張伯行號「敞庵」等。

而用於齋室名的,宋陸游有「老學庵」,元倪瓚有「淨名庵」。

據傳明代以書畫聞名的唐伯虎雖然傲世不羈,但非荒唐放蕩之人。他原有徐氏夫人,因徐氏不甘心生活清苦,與其分道揚鑣。後來續青樓知己沈九娘,感情甚篤,可幾年後沈九娘去世,孤獨之餘,遂改屋舍為桃花庵,還寫了一首〈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

 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

 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

 他得馳騁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狂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