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與會貴賓與大眾合影。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頒獎給《聯合報》顧問張作錦。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自二○○九年創辦「星雲真善美傳播獎」,表揚堅持理想、發揚社會公器及推動社會向上的媒體人;而為發揮更大影響力,今年起轉型為「星雲傳播與社會進步論壇」,期許成為推動華人世界傳播真善美的平台。論壇昨天在台北道場舉行,主題聚焦「新時代傳播媒體的機會與挑戰」,邀請多位歷屆得獎者參與對談。
星雲真善美傳播論壇委員會主任委員、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致詞表示,當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出傳播獎的構想,對於獎項名稱用「真善美」三個字,寓意希望媒體人「下筆要真、內心要善、腦海要美」。他說,感謝所有得獎者的努力,維持住台灣民主社會言論自由的正向力量。
傳播真善美
媒體救台灣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媒體是資訊的提供者,當要向社會傳播良善,讓大家能夠在良善的環境中培養道德與良知,是星雲大師題以「真善美」的用意。心保和尚提醒,人人都是傳播人,也能傳播真善美的理念,例如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能讓社會變得更好。
「為什麼明明只有一個事實,卻會造成對立、分裂的報導現象?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表示,核心價值的建立,是現今台灣社會所需及努力的方向。
論壇首先由第二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聯合報》顧問張作錦以「媒體能救台灣嗎?」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張作錦表示,星雲大師因為對台灣情況與未來發展感到憂心,因此倡議成立新聞傳播獎,希望給予新聞界一些幫助與激勵,大師說:「現在能救台灣的,只有媒體了。」歷經十年後回顧,這目標能達到嗎?達到了嗎?他認為這必須從三點來討論。
第一是「媒體有救國家的責任嗎?」張作錦表示,報紙一開始只為傳遞消息,因為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因素影響,報紙慢慢轉變性格,制衡政府和呼籲言論自由的力量與日俱增,更受社會大眾的期許與重視,包括《民報》、《新民叢報》、《大公報》等清末民初的報紙;儘管沒有標榜救國目標,但都在鼓動風潮,製造時勢,因此「媒體救國」實是歷史的傳承,談「媒體救國」並不難為情。
應為所當為
促社會和諧
第二是「台灣現在需要媒體的拯救嗎?」張作錦認為,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中華民國就有生存危機,於今尤烈。台灣在國際上更形孤立,在統獨糾葛間,國家愈來愈沒有奮鬥的目標;人民生活到匱乏,造成年輕人成群出走。由此可以推論,台灣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險阻。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媒體當然更不可以袖手旁觀。
第三「媒體有救台灣的能力嗎?」他則表示,媒體監督政府,使政府不作錯事、壞事,即可讓國家正常發展,而政府最容易犯的錯事和壞事,就是專權與貪汙;在制衡政府不專權、不貪汙這兩件事上,台灣媒體也有著輝煌的紀錄,因此,對於有否能力救台灣,媒體實亦無須妄自菲薄。
張作錦認為,媒體要救台灣,有四個重要工作與方向,一是使台灣不再混亂,能更多點理性力量;二是不使社會對立、撕裂;再是努力協助政府和企業,重振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恢復信心;最後則是不慫恿或誘導台灣走向戰場。他說,這些是「為與不為」的問題,「相信期盼媒體救台灣的,絕不只星雲大師一人;而未來歷史會如何評論今日的媒體,則是端賴媒體人會有什麼樣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