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旱災 農民被迫拋棄工作犬

 |2018.11.02
12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今年乾旱嚴重,農、畜牧業損失慘重,衍生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遺症:昆士蘭省和新南威爾斯省的農民被迫放棄他們心愛的工作犬。在遭受乾旱蹂躪的新南威爾斯省,一隻一歲的丁格爾被發現時身材瘦弱且營養不良。澳洲工作犬救援組織給牠服用藥物後,讓牠恢復健康,再安置到新南威爾斯省邊界附近的一個農場。

澳洲工作犬救援組織行政主管雪莉.奧森諾認為,乾旱帶來的經濟苦難一方面讓工作犬的工作量下降,也讓農民們沒有餘力照顧工作犬。她說,自一月以來,該組織將超過三百隻狗從新南威爾斯省安置到其他省區,其中還不包括被救援後仍留於新南威爾斯省的狗。

奧森諾不敢相信,農民們必須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放棄他們的好夥伴。工作犬通常很難獲得,且要價最高達二萬澳元(約新台幣四十四萬元)。農民表示,「我甚至無法想像事情變得如此糟糕,只因為我無法養活牠們(工作犬),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安置與我每天一起工作的好朋友們」。

救援組織「成群回家」創始人恰伯勒表示,「我們絕對會看到愈來愈多狗被拋棄。」他提到,往年耶誕節和新年假期結束後,因為不少狗被認養,他們壓力可以減輕,但今年待認養的狗有增無減。而且「今年遭棄的狗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澳洲近日終於下像樣的雨,不過,可能要連續好幾個月降下數百毫米的雨量,旱災才可以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