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竹縣文化局提供
【本報新竹訊】「阿公我回來了!」姜家後代推開洋樓大門,輕輕地用客語喊著,向世人宣告姜家人重回洋樓。新竹縣北埔老街上,具歷史意義和建築特色的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經一年半的修復再利用工程,將於十一月八日辦理竣工典禮,洋樓風華再現。
新竹縣文化局長張宜真表示,洋樓不但展現北埔姜家歷史、姜阿新先生生平事蹟、北埔茶業發展史、永光公司歷史,是代代相傳的客家文化故事的絕佳舞台,也是台三線上最具發展潛力的文化亮點,對北埔聚落保存及觀光,將有畫時代的進展。而文化局也特地拍攝紀錄片,記錄姜阿新洋樓的過去歷史以及後代將洋樓重新買回、進行修復的過程。
姜阿新是北埔有名的茶葉商人,一九三○年代姜阿新從開發造林展開自己的事業,並延伸到製茶業。由於得到日本「三井農林株式會社」的支持以及本地製茶師父的協助下,擁有多間的茶廠。一九四六年籌組永光公司,不但開展其茶業王國,與怡和洋行及三井株式會社往來密切,同時也投入林木、製糖、運輸等產業,事業極盛一時,為了接待來客,因而有「洋樓」的興建,也突顯出日治時期的建築技術以及日、洋混合的文化風格。
張宜真指出,二○一二年姜阿新洋樓經由姜家後代將產權重新買回,但建築物仍有漏水、白蟻、結構受損等問題,經文化局委託薛琴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完成後,二○一六年再獲客家委員會、縣府補助,以及所有人自籌修復,總經費逾三千五百萬元,以保存這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除了硬體修復,也規畫軟體再利用展示,要讓民眾感受過去外國茶商來此洽購茶葉的情景,以及當時生活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