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課審大會昨完成十二年國教技術型高中水產群課綱草案第一輪審議,有委員反映附表「常見一百五十種水產及保育類動物名錄」用學名呈現對學生太難,會中決議通過加註閩南語或原住民語,如「白鰭飛魚」將加註「阿里棒棒(達悟族語)」、鬼頭刀加註「飛烏虎(閩南語)」,待研修小組於第二輪審議中提出時將一併檢視。
課審委員、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陳張培倫指出,考量水產群科學生將來畢業後,有很高的機會從事相關行業,為幫助學生及早熟悉職場,將在物種加註漁民統稱,不致「學一套、用一套」。至於為何加原住民語?他說,達悟族及阿美族都屬於臨海部落,對海洋文化耕耘很深,如阿美族稱鬼頭刀為「阿拉優」。
蘭嶼國小校長胡龍雄說,水產屬於專業群科,為兼顧知識及生活化學習,學名及通俗名都並列,兩者都不偏廢,是正確的做法。
目前漁業科安排實習卻沒機會讓學生真正上船實習,有委員表示相當可惜,討論後決議在實施要點中增列安排海上實習機會,學校可與鄰近漁民及社區合作,不再限於水族缸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