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鄧榮坤新埔報導】新竹新埔褒忠亭(俗稱義民廟),昨天上午循古禮舉辦秋祭大典,信徒感恩神明庇佑五榖豐收、六畜興旺,場面莊嚴而溫馨。
新埔義民廟於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分類為國家三級古蹟,坐落於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四十三號,自清朝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舉辦公祭,至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義民廟總廟建築宏偉,廟前有一座罕見、高聳且壯觀的「褒忠亭」牌樓,一直是新埔鎮的地標,廟內大殿懸掛有清朝乾隆皇帝御筆「褒忠」勒旨;從桃竹苗地區跨鄉鎮與跨縣市的祭典中,可溫馨而親切地感受到客家族群對義民爺的尊崇與信仰。
對客家文化有多年研究心得的沈筠文史工作室表示,義民廟的功能,在台灣地區來說,相當獨特,它的初期是祭祀客家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藉儀式行為來強化客家人的團結,尤其在各莊輪值祭典的制度中,更能顯示出其志願團體及莊際整合上的功能。
擔任義民廟董事的台灣省主席林光華、桃園縣議員黃茂實、新屋鄉長葉佐禹等人都參加這項祭典,祈求國泰民安。省主席林光華說,義民廟一年有三次大型祭典,春祭時掃墓,農曆七月二十日義民祭除了祭拜先人,也有普度孤魂野鬼之意。秋祭則是向義民爺爺感謝過去一年五榖豐收、六畜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