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宸嘉
在孩提的記憶中,家裡除了我還有四個姐妹,所以不時能聽到歡樂打鬧的嬉戲聲。那時的父母親,不會因為家裡眾多孩子所需的開銷而發愁,身為獨子的我,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增無減的呵護,伴隨我走過兒時歲月,而親朋好友對我的稱呼——大少爺,也是用金錢的堆積換取而來的。
然而,溫室裡的花朵雖然美麗,到了外頭卻禁不起風吹雨打。過度的呵護使我養成「少爺病」,在人際關係上顯得格格不入。求學過程中,學校換了一間又一間,唯一不變的是,課業成績總是不堪入目,更是同學眼中的「肥羊」,時不時就將我身上的財物搜刮一空,讓我對學校生活非常排斥。
優渥的生活環境,讓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我,開始翹課、吸菸,進而成為中輟生。生活裡突然少了課業的牽絆,成天無所事事,每天就是跑林森北路的迪斯可舞廳,同時也逛遍了東西區的各個舞廳。
十七歲時,我就擁有別人渴望擁有的一切,爸媽無怨無悔的溺愛,讓我脫序的行為變本加厲。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我開始使用毒品,一頭栽進了毒品的世界無法自拔,也葬送了之後幾十年的光陰。
居安不思危,讓過往的我,在現實生活與理想世界裡找不到方向,也讓我在安逸墮落和凌雲壯志的矛盾狀態中一再循環。一直到家境漸漸式微後,才驚覺到父母親對我的呵護是多麼的珍貴,而我卻是那麼的荒唐,恣意揮霍父母的關愛,無視他們對我無私的付出,讓他們無時無刻為我擔心、牽掛。
自己犯下的錯誤,自我中心和偏差的價值觀,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挫折,讓我的內心非常恐懼;而在毒品與監所中循環,未能盡到孝養父母的責任,更是我目前心中最大的牽掛。
儘管現在仍在服刑中,但我想要改變從前的價值觀,使自己更趨於成熟,並決心立定人生目標,回歸平凡安穩的日子,找回初心的一念善因,繼而成為一念善種。
當我在教化課程,看見多年未見的大哥站在台上授課時,心裡受到很大的衝擊。心想,大哥都能改邪歸正,遠離毒品,身為小弟的我也一定能做得到!雖然我並不完美,但是我堅信自己的價值。只要能把握當下,虛心接受善知識,改變以往的心態,學習如同待人處世,修正錯誤的道德觀,並珍惜擁有的一切。
懺悔,是對自己所犯錯誤的反省,也是改變的動力。期待自己能用智慧探索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光,才不枉來世間一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