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人口未來經濟情況產生變化,國內六十歲以上高齡者向銀行借貸或信用卡刷卡後使用循環信用、預借現金的比重,近四年來成長了三成以上。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邁入高齡社會,「下流老人」問題也是未來社會的隱憂,統計顯示,近四年來國內六十歲以上的高齡者向銀行借貸或信用卡刷卡後使用循環信用、預借現金的比重,成長了三成以上,甚至只繳最低應繳其他分期代墊餘額更成長近三倍,跟其他年齡層大多下滑相比,增幅驚人。台灣中老年人口的經濟生活狀況是否惡化,值得關注。
「下流老人」一詞最初由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他說日本有六百到七百萬高齡者生活貧窮,因礙於羞恥心,拒絕申請輔助,未來台灣會不會發生同樣的情形也令人擔憂。內政部今年四月宣告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百分之十四,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加上年金改革,高齡人口未來經濟情況變化,跟銀行業授信品質息息相關,銀行業也似乎悄悄緊縮。
事實上,銀行業有不能說的內規,高齡者如果要辦存款或投資、買保險,一點問題都沒有,年紀再大也無妨,但是若要辦卡、借貸,除非拿房子抵押或辦理以房養老,通常都需要另外函附財力證明或由熟悉的分行人員推薦。
據聯徵中心大數據Opendata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七月底為止,國內六十歲以上的人口持有信用卡總張數將近五百八十九萬張,較去年底增加約三十六萬張,雖仍繼續成長,但增幅百分之六點五四,卻創四年多來最低,相較二○一五、二○一六年時每年成長百分之十三到十四,已腰斬近一半。
從信用惡化層面來看,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刷卡使用循環信用的情形也明顯增多,循環總金額從二○一三年底的六十四點三三億元,成長至今年七月底八十四點九億元,幅度將近百分之三十二。
因缺錢用信用卡去借現金情況也同樣增加,金額從約八點八億元明顯增至十二點○四億元,幅度為百分之三十六點五。另外扣掉最低應繳金額,其餘採分期償還餘額更明顯,從三十五點九億元大幅成長近三倍,到一百四十三億元之多。
老人信貸金額增4成
除信用卡外,利率百分之五到十五的個人信貸情況也類似,雖然現在高齡人口要辦信貸不容易,但今年七月底止仍有五點九萬人辦理,人數較二○一三年底成長了百分之三十二點六,總借貸金額三百四十億元,較四年多前亦成長百分之四十,高齡者平均每人借貸金額為五十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