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綠色採購聯盟(Green Purchasing Network):日本政府於一九九六年二月發起成立綠色採購聯盟,其宗旨包括(一)在產品所有階段的生命周期中應考慮環境衝擊;(二)建議買主調查所有製造者在環境政策、管理系統與全部績效上的環境品質;(三)鼓勵買主在採購產品時儘可能收集環境資訊等。
目前該聯盟每年營運經費約七十萬美元,其百分之五十來自會費,百分之四十來自計畫,百分之十來自政府補助。
北美地區的綠色採購行動計畫(North American Green Purchasing Initiative,NAGPI):北美地區最大的採購者是政府,根據統計,加拿大政府的採購金額占全國生產總額(GDP)的百分之二十一,美國政府的採購總額則占GDP的百分之十八,而墨西哥政府的採購總額則占GDP的百分之十一。是以若能使政府的採購,多消費在綠色產品上,則對環保標章市場的規模必有極大助益。
地方性環境行動計畫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 Initi-atives,ICLEI):ICLEI是由二十八國共四百三十個會員組成,成員為各地方政府,歐洲總部設於德國,分部則遍布全球十處。
ICLEI最近建構了一網站,稱為BIG-Net(Buy-It-Green Network),網址:hwww.iclei.org/europe/ecoprocura,此網站主要著重在與歐洲地區的地方政府合作推動綠色採購工作。
我國現況:鑑於日本綠色採購聯盟推動相當成功,以及各國政府均紛紛以政府力量帶頭進行綠色採購,我國在一九九八年成立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網址為hwww.edf.org.tw。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