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光明大學藝術學院於宿霧慈恩寺舉行動土典禮,心培和尚(右)頒贈金鏟予鄭陳素珍。圖/林淑妙
鄭陳素珍 (中間合掌者 )2017在圓通寺大殿舉辦80壽誕,時任慈恩寺監寺永寧法師(左)、圓通寺妙潤法師(右)與家屬、佛光會員為其祈福祝壽。 圖/林淑妙
文/林淑妙
接到您已回到阿彌陀佛懷抱的訊息,一時之間無法反應過來,直到通完電話這才確認,您已圓滿世緣回歸淨土。
自幼便身處異鄉的您,三十多年前聽聞到慈嘉法師說法,法師的辯才無礙、莊嚴威儀深深攝受了您,於是您發願要集眾人之力共同興建、護持寺院,讓人間佛教的種子在描戈律生根。三十多年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您總是靈活運用佛法樂觀面對,並以一顆永不退票的心堅持著自己的誓願,您常說:「跟著星雲大師的腳步走就對了」,您那一師一道、護法護教的心,溢於言表。
建寺初期為了讓更多人聽聞佛法,同時擔心法師對描戈律人生地不熟,善解人意的您,毫不猶豫地放下家中事業,除了在寺院發心,也陪伴著法師一步一腳印四處募款、發宣傳單、認識信徒、度眾,即使過程中被拒絕、被狗追也不退縮,您說,如此讓自己更能體會到星雲大師弘法的艱辛。因為這樣的願心,接引了八十位信徒認識佛法,成為人間行者。
您總以一顆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心來對待每一位眾生。每當聽到廣播有小孩子因故須被領養,您不捨孩子受苦,總會將他們帶回家照顧、悉心栽培、給予教育,希望將來這些孩子也能成為弘法護教的人間行者。曾受您恩惠的林錦秀紅著眼眶回憶道,一九九八年農曆春節參加親屬團訪菲,參訪至描戈律,當時五歲女兒莊卉宇因水土不服造成身體不適,肺炎吐血住院,您得知消息立即前往醫院,三天兩夜不眠不休的陪伴與照顧,同時還解決了醫療費問題,孩子的健康恢復了,您反過來要林錦秀不要掛礙。對於這些善行,素珍師姐您總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絕口不提。
身在天主教國度中,您總憂心年輕一代的華人受當地天主教教育思想影響,不僅聽、說、閱讀華文能力有限,就連信仰也跟著改變。因此,「以教育興學,弘揚人間佛教為己任」是您一直以來的堅持,儘管在病塌時,因年事已高、記憶力衰退、行動不便等,依然關心寺院,惦記著要護持寺院、弘揚佛法。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雖子孫賢孝、良善,但最大的遺憾是語言的差異性、性格內向,因此難以感受到佛教的活潑與智慧,臨終前兩周特地找永寧法師、媳婦,表示除了希望為您的公婆做五十周年的冥祭,讓子孫們學習華人慎終追遠的精神,同時也為自己交代後事,企盼往生後安奉在圓通寺,也讓自己的後代子孫得以延續法身慧命、護法護教。
素珍師姐,您為了佛教,用盡了一生的心力來護持,為令法音長流,您不辭辛勞一步一腳印地跟隨著法師宣揚佛法、度化眾生,即便您的色身早已衰敗,您仍堅持坐在輪椅上積極參與寺院活動,您總是以身示教予大眾。佛教,因為有您的護法、無私奉獻,才得以讓當地華人繼續聽聞佛陀的教法,您,功德巍巍。
如今,您圓滿世緣回歸佛國淨土,我們依然懷念您的精神,以您為榜樣,繼續努力,光大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