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男心聲 用新詩回答你

 |2018.10.05
13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文科男子就業有多難?東華大學學生林佑霖以新詩回答你。教育部昨頒發二○一八年文藝創作獎,林佑霖以新詩「像我這樣的待業男子」,巧妙結合性別、青年低薪、房價議題,幽默自嘲的筆鋒獲得評審肯定,拿下學生組新詩特優。

林佑霖的得獎新詩描述青年覓職的焦慮,履歷表乏善可陳,工作經驗僅有曾任職一到二十三歲的男性;找不到合適推薦人,只好把自己的名字用三種方式填上;當被問到希望的待遇,只能卑微地回答:「一天可以有十六個小時讓我像我自己嗎?」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目前就讀東華大學華文所的林佑霖,看到「文科男」求職的徬徨、家人的不諒解,在截稿前的一個夜裡湧現靈感,寫下這篇感情流露的新詩,不僅拿下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也讓同輩們在讀過之後紅了眼眶。

林佑霖說,不論是求職、覓屋、找尋愛情,二十三歲的人的共同目標,就是找尋容身之處。但社會中處處有歧視的蹤影,歧視文科學歷、歧視沒有經驗、歧視性別上的少數,迫使許多人必須偽裝,內心卻不斷呼喊,每天已經割捨八小時「不像我自己」,剩下的十六小時,能否讓自己留下。

有趣的是,林佑霖費盡心思精雕細琢的作品,在另一個競賽中沒得到任何獎項,而這一篇截稿前夜裡迅速寫下的新詩,卻拿下教育部文藝獎最高獎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