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挺的黑板樹,相聚一處,便有如森林般的美麗和壯觀。圖/王岫
黑板樹下的咖啡座。圖/王岫
文/王岫
對黑板樹有印象和好感,是在孫運璿紀念館的後院,看到那棵棵直挺挺,幾乎五、六層樓高的大樹開始的。
台灣一般都會常見的榕樹、樟樹或茄苳等,多多少少會從樹幹中間開始分支,特別是榕樹,總會從中間就橫長、斜出支葉,有時就顯得彎腰駝背似的;它的底根或氣根,更常在地上亂竄、攀爬,掀壞地磚或牆部。但唯有黑板樹,底部乾淨、清爽,根部直聳高空。看到黑板樹,我總想到軍中的標兵,站立不動的肅然。
孫運璿紀念館不僅後院有棵直聳的黑板樹,連前院咖啡庭園裡,也有四、五株。黑板樹上頭的枝葉或許不如榕樹茂密,但四、五株相聚,也足夠撐起一片蔭涼了。紀念館就在前院樹下,鋪設木棧地板,擺置咖啡雅座和遮陽帳蓬,溫暖而不冷的天氣裡,許多人寧捨室內空調,在黑板樹下喝咖啡,是紀念館的美景之一。紀念館偶而在黑板樹下,舉辦戶外音樂會,也是我美好的回憶。
在紀念館隔鄰的植物園,有一角落,我更見過一黑板樹群,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算算,竟有七株左右,雖還不算是九條好漢在一班,但直挺的黑板樹,相聚一處,便有如森林般的美麗和壯觀。
我喜歡黑板樹,它好像代表人的正直。黑板樹群,更象徵如果正直的人更多,社會就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