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國學談】孫悟空金蟬子遭貶罰皆因三生因果?

文/曹珊 |2018.09.19
1640觀看次
字級

文/曹珊

《西遊記》第七回說釋迦如來殄滅了妖猴,從安天大會散席之後:「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一個慈悲心念真言咒語,召一尊五行山土地神祗,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在道家的金科玉律當中,神仙若觸犯天條,有一律法為灌其鐵丸。

我們再來說佛家。《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說婆須蜜多氏,「遊竹園間緣樹上下,聲如猿猴,或捉三鈴作那羅戲,諸長者及行路人競集看之。眾人集時,身到空中,跳上樹端作獼猴聲,耆闍崛山八萬四千金色獼猴集菩薩所。」但因前罪「從空而下無量無邊阿鼻地獄壽命一劫,劫盡更生,如是經歷諸大地獄,滿八萬四千劫。從地獄出墮餓鬼中,吞飲融銅啖熱鐵丸,經八萬四千歲從餓鬼出。五百身中恆為牛身,又五百身生駱駝中,又五百身生於豬中,又五百身生於狗中,又五百身生獼猴中。」在該經中,「八萬四千」這個數字循環出現,不得不令人想起《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行程遇猴行者處第二》中白衣秀才猴行者自述道:「我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

在《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中獼猴前身有罪「墮餓鬼中,吞飲融銅啖熱鐵丸」,與《西遊記》中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所受懲罰不是如出一轍嗎?

《西遊記》第一百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釋迦如來為唐僧授職時,說:「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唐僧輕慢沙門與婆須蜜多氏「乃往過去,此閻浮提有佛出世,名曰寶慧如來應供正遍知,十號具足,出現於世。三種示現般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一比丘名蓮華藏,多與國王長者居士而為親友,邪命諂曲不持戒行,身壞命終以誑惑故。」而墮入畜生業,所遭懲戒,結構上還是雷同的。

如此一番對照,我們發現《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與《西遊記》明顯受到《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之影響。釋氏斥責叫嚷要做天帝的孫悟空不當人子,猶如婆須蜜多氏的前身「貪欲瞋恚愚痴邪見,嫉妒憍慢誹謗破戒,作諸惡事滿足十惡。」而墮入畜生業為獼猴天子,唐僧取經路上秉持戒律,亦猶如有好善之心的獼猴「身心歡喜即授五戒」脫離障道,因此,釋迦如來讓孫悟空食鐵丸銅汁,此之慈悲,只為妖猴向奉如來法旨上長安的觀音懺悔證善果。

婆須蜜多氏的前身之種種經歷,多多少少被吳承恩借用,分別構建在孫悟空與唐僧身上。就像《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對法師說:「我今來助和尚取經。此去百萬程途,經過三十六國,多有禍難之處。」法師應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緣。東土眾生,獲大利益。」

但是,文化獨立創作的價值在於,雖受前人之影響,但作者會執筆重新賦予他們文化新生,此為文化創新力──我雖似你,我即是我;你雖如我,你還是你。我不是我,你不是你;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我還是我,見山終是山;你即是你,見水終是水。山中見山,我雖你不似;水中有影,你似我不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