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到美國工作多年的朋友聊天,朋友講,剛到美國時,看到美國人浪費食物的程度,令他咋舌。很多超市外面的垃圾桶裡,都塞滿了各種麵包甜點、蔬菜水果、肉類熟食等食物。更讓朋友不解的是,很多被扔掉的食物,看起來幾乎都很新鮮,完全沒有腐爛變質。
在我們傳統理念裡,不浪費食物是一種美德。通常我們都會將沒有吃完的食物留著下一餐再吃,可是往往卻忽略了有些食物不宜隔夜或存放過長時間,否則會影響健康。
權衡利弊,浪費食物的行為與身體健康相比,孰輕孰重,毫無疑問,當然身體健康更重要。不過,偶爾為了健康的「小浪費」,還是難以避免。
但是,為什麼要讓食物有剩餘呢?購買食物時,按照自家所需定量選購,即便遇到打折促銷,最好也不要貪圖小便宜過多囤積,避免食物長時間存放,導致過期壞掉,造成浪費。還有,每餐都按照所需定量烹飪,以免吃不完,扔掉浪費,下餐再吃又擔心會影響健康。到餐廳用餐也是如此,按照人數食量點餐,最好餐餐都能實行「光盤行動」。
《荀子.勸學》有云:「積水成淵。」意思是說,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水潭。由此看來,節約環保不但人人有責,更是不可忽略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小的行為,「小,不能忽視。」
朱同慶(大陸╲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