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逐水而居一方水土 養一方人(下) 文/張淑伶、張克怡、戴雅真 |2018.09.09 語音朗讀 27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西柵景區有不少仿古建築。 每年底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期間,有許多著制服的義工。 倫敦的運河運輸功能弱化,窄船遺留下來,成為招牌景緻。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二○一八年八月號http://www.cna.com.tw舊金山北灣的水上社區—索薩利托船屋社區。水上房屋的外觀設計、內部裝飾都別出心裁。 烏鎮 Wuzhen 探訪江南水鄉烏鎮 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中國江南地區水上人家的生活,總是讓人覺得有幾分怡然自得的浪漫色彩。花個人民幣一百五十元的門票,在浙江烏鎮確實可以體驗到這樣精心營造的氛圍。 說它「精心營造」,因為在知名的浙江省烏鎮西柵景區,已沒有真正居住於此的居民,那些民宿、店家,全是來這裡經營生意的「業者」,他們接受景區統一的訓練和管理,試著給予客戶最美好的印象。東柵景區還有些居民,比較有生活氣息。 烏鎮遊客很多,但每年十一月或十二月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景區不對外開放,只供前來開會的嘉賓和媒體享用。店老闆們落得清閒,但也不准不營業;景區公司平時有告誡,不可群聚聊天,給顧客隨便、服務不到位的印象。 烏鎮的景緻就像它的軟體服務一樣,一切都是精心規畫但又盡量不著痕跡。尤其是西柵景區,不少仿古建築,並保留原有的街區格局及小橋流水的景象。 烏鎮的老房子曾經一片破敗,一九九九年開始,當地啟動保護、開發,投資人民幣近十億元拆、修、建老房子並處理河道汙染後,西柵景區在二○○七年開放。媒體報導,到了二○一七年,烏鎮景區全年營收已達十六點四六億元,接待遊客一千一十三點四八萬人次,在特色、口碑和收入方面十分出色。 烏鎮的人文味和曾經在這裡居住的名人有關。作家茅盾和木心都是烏鎮人,他們的故居成為遊客感受昔日烏鎮風華的場所,充滿現代感的木心美術館就在河道上。 烏鎮很懂得製造話題、豐富自己在自然景觀外的面貌,年度「烏鎮戲劇節」已舉辦六屆,以愛丁堡藝術節為靈感,為這個小橋流水的古鎮增添現代藝術的色彩,也給了遊客不斷回頭的理由。 倫敦 London 倫敦寸土寸金 窄船生活另類選擇 碼頭上一個個造型特殊、色彩繽紛的船屋,勾繪詩畫般美麗的地中海風情。這是美國舊金山北灣,宛如世外桃源的索薩利托(Sausalito)水上社區,散發自由、創意和藝術氣息。 濱海小鎮索薩利托位於舊金山金門大橋以北。四百多個水上房屋遍布理查森灣(Richardson Bay) 的五座碼頭。居民隔著海灣遙望惡魔島、天使島和舊金山市美麗的天際線。 索薩利托小鎮有一段歷史悠久的航海史,二戰期間為主要海軍造船廠。著名的巡航、「自由輪」運輸船(Liberty Ship)和渡輪皆在此建造。至今,這裡還是世界航海者的最愛。 二戰結束後,退伍軍人、造船工人將廢棄的造船廠和船隻改建成居住空間,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水上社區。一九六○年代,濱海小鎮吸引許多崇尚自由的嬉皮族和藝術家,雜亂和夜夜笙歌的生活環境引起政府當局注意,七十年代一度引發嚴重的船屋戰爭 (houseboat wars)。 目前,這一片水上住宅已成為時尚的高級社區和歐美人士的度假小屋,每一棟從外觀設計、內部裝飾均與眾不同。船屋風格從海洋度假風到童話小屋,維多利亞別墅到開放式生活空間,創意十足。 在此居住十五年的浮動房屋協會 (The Floating Homes Association)主席博赤彤(Katherine Boschetto)表示,她很喜歡這種輕鬆暇逸又環保的生活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鄰居們很友善,每天欣賞無敵海景,來了就走不了。 她指出,由船隻改建成住屋的船屋愈來愈少,大部分是獨立設計的水上房屋,所以這裡的居民認為他們居住的是「水上房屋」(Floating Homes)而非「船屋」。 住在水面上有暈船的感覺嗎?她說,漲潮時可以感覺房屋移動,不過,和暈船不同。因為船底是U型,所以會隨著海浪上下左右搖晃,房屋底層是平的,加上水泥柱、木樁和繩索固定,感覺安穩多了。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繽紛船屋如詩畫 流連舊金山濱海小鎮 英國倫敦狹窄的運河河道在工業時代蓬勃發展,當時作為疏運渠道,貫穿倫敦市中心。為了方便在狹窄的運河網絡上穿梭,因應而生的是窄船。雖然運河的運輸功能早已弱化,窄船卻作為船屋遺留了下來,成為倫敦的招牌景緻之一。 船屋原本是有錢人的嗜好,就像遊艇一樣,擁有一艘船屋,閒暇時在運河上穿梭頗為愜意。然而,倫敦寸土寸金,要居住在倫敦市中心,每月租金動輒上千英鎊(約新台幣四萬元)起跳,因此,可以在市中心運河航行、最便宜只要二萬英鎊起跳的船屋,就成了愈來愈受歡迎的另類選擇。 倫敦運河上的船屋數目近年來成長快速。根據管理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運河的「運河與河流基金」(Canaland River Trust)統計,從二○一二年起,船屋數量成長百分之五十七。 運河與河流基金提供船主兩種執照,第一種可以在人氣地區永久停泊,售價高昂。另一種是「連續巡航」(continuous cruiser)執照,每年約一千英鎊,可以到處停泊,但每十四天就要找尋新的停泊點。後者近年來深受喜愛,從二○一二年起成長百分之一百五十三,目前約有一千六百一十五艘船屋使用這類執照。 然而,逐河而居也並非無憂無慮。愈來愈多的船屋讓水道負擔增加,船滿為患;有些水道不再接受船屋停泊,船主為了找停船位置而頭大。 另外,船主與河岸居民的「鄰居關係」不見得融洽。在隔音不好的船屋上生活,噪音問題可能讓船主與其他民眾發生齟齬,形成治安隱憂。現代版水上人家,生活著實有利有弊。 前一篇文章 【看世界】逐水而居一方水土 養一方人(上) 下一篇文章 鏡頭下 越南水上木偶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