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剛從台灣採訪回來,約我在蘭桂坊見面,我們在暑熱的香港街頭,喝著台灣啤酒,聊台灣最近的政局和台海形勢的最新變化。
小周說,蔡政府最近面對水災應變不當的指責,也為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添加了變數。從新北市到高雄,從台北到台中,都是各方逐鹿的戰場,過去綠營認為躺著選的地區,如高雄、台中等地,現在都出現告急的危機。
我說,為什麼會出現形勢的翻轉?
小周說,高雄的水患只是壓垮綠營的最後一根稻草,主要是高雄這些年的經濟走下坡很嚴重,民進黨執政了二十年,經濟愈來愈差,年輕人大部分都要離開高雄,到北部找工作,成為「北漂」。韓國瑜的競選口號,就是要「為年輕人找到一條回家的路」,打動人心。
我問說,為何高雄的經濟會愈來愈差? 過去高雄不是全球第三大港,為何如今一落千丈?
小周說,這都是綠營鎖國的效果,本來要成為亞洲航運中心,但卻在兩岸政策選擇與大陸對著幹,小英上台後又不承認「九二共識」,陸客來台銳減,高雄的大飯店大都空蕩蕩,不少都要關門,或是改做其他用途,大馬路上都是「租或出售」的招牌,有一位餐廳老闆甚至貼出了「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標語,讓人情何以堪。
我說,這也導致高雄選情的巨大變化?
小周說,陳其邁本來是老神在在,但現在已經有點惘然不知所措,昔日以為可以冷處理,不要與韓國瑜正面交鋒的策略,似乎不管用,而必須要正面迎戰,但韓國瑜是非典型的國民黨,他不再是「陸軍」,而是改用「空軍」。
我有點迷糊了,為什麼是陸軍、空軍?
小周說,陸軍就指傳統的組織戰,到處去拜票,搞好基層與不同利益團體的關係;空軍就是指依靠網路,高來高去,看似不接地氣,但卻可以占取輿論的制高點,掀起熱潮。
我說,台灣的選戰,與兩岸關係會有什麼連接點?
小周說,北京近年早就採用經濟上的惠台措施來爭取人心。今年台灣最優秀的中學畢業生,很多都不選擇讀台大,而是去了北大清華復旦,這都顯示台灣年輕人的抉擇,用腳投票,認為中國大陸才是他們未來事業的重點。
我說,惠台措施還有什麼最新的發展?
小周說,北京最近宣布,對在中國大陸居住超過半年的台胞發出居住證,給予國民待遇,在購買高鐵票、飛機票等與社保方面,都與大陸人民看齊,也使得台灣老百姓加強對中國大陸的向心力。
我說,這也是經濟和生活上的誘因,不再糾纏意識形態,而是在人民的實際利益出發,更能讓民眾「有感」?
小周說,正是如此。 這也是北京對台的新思路,不再打口水戰,而是有實際利民惠民的措施,贏得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政策。
我說,今年的十一月下旬的選舉,就是非常關鍵?
小周說,這應該是一個歷史的拐點,無論輸贏,雙方的票數應該不會相差太遠。這也顯示台灣的民心思變。在經濟的苦悶與痛苦中,期望新的政治人物,開拓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