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鐵道是阿里山最有名的標誌,但鐵道旁的吉野櫻花況一年比一年差。圖/黃源明提供
【本報嘉義訊】阿里山花季最美主角「染井吉野櫻」從日本來到阿里山滿百年,但花況一年不如一年,林務局多年來花了不少經費找各方專家搶救,但成效不明顯。在阿里山記錄櫻花二十二年的退休教師黃源明擔心,阿里山的世界級景觀「櫻花鐵道」未來恐絕跡。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樹醫師提供許多治療策略,林管處會研究疏伐太茂密的林木,讓櫻樹增加日照。
近年來不只民眾、攝影人士關心阿里山櫻花,當地觀光業者也不斷反映「櫻花開得一年比一差」。嘉義林管處研判,日本吉野櫻對台灣潮溼氣候不適應,加速老化,如今只能全力救老樹並栽種新樹。
阿里山是國內最早大量栽植櫻花的地區,一九○三年即有日本人引進吉野櫻試種,一九一八年在阿里山種了九百株吉野櫻,後來陸續種植複瓣八重櫻等,加上原始台灣山櫻花,讓阿里山成著名賞櫻勝地。
十四年前林務局發現吉野櫻生病,請來樹醫生搶救,但當年使用的外科手術切除並包覆樹幹方法,效用不大,吉野櫻病況持續惡化,百年前栽種的吉野櫻估計僅存一百多棵,都在最有名的賞櫻區。
林務局七年前開始,找了日本和台灣樹醫生搶救吉野櫻,有些老樹冒出新枝和根系,今年更請樹醫生搶救櫻花鐵道、阿里山賓館、阿里山派出所後方等地標區櫻花。嘉義林管處育樂課長黃秀緞說,樹醫師李碧峰今年五月來看過,提供許多治療策略,建議櫻樹周邊阻擋陽光的樹木應適度疏伐,讓櫻花老樹照得到陽光,花況才會好。黃秀緞說,老樹治療的時間較長,會研究疏伐櫻花樹旁太茂密的林木。
嘉義林管處七年前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沼平公園栽種大片吉野櫻,今年有部分開花,但生長情形不如預期,最近邀請七星環境綠化基金會前往診斷;專業技師發現,可能七年前栽種時,覆蓋的土質黏性太高,專家於是將櫻花樹基地的表土剔除,重新回填調配好的土壤,期待櫻花樹回復樹勢發展,生長為未來阿里山花季綻放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