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醫堅守恆春 年輕醫師在哪?

 |2018.09.06
1593觀看次
字級
滿頭白髮、佝僂身驅的許志新(右),深夜在急診室為病人縫合傷口。圖/潘欣中翻攝

【本報屏東訊】屏東恆春基督教醫院同仁暱稱「阿公」的八十一歲外科醫師許志新,從上午八點門診,到晚上十點後幫急診病人縫合傷口,滿頭白髮、佝僂身驅的他在醫院來回穿梭;他恪遵當年「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的醫師誓詞承諾,獲選今年度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

「在年輕新血未來前,我不敢老,更不敢病倒!」許志新說,恆春半島人口老年人多,水上遊憩活動和交通意外事故多,更提高恆春對緊急醫療的迫切需要,在醫療資源不足的窘境下,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但畢竟年紀大了,有心有餘力不足之嘆。

許志新從醫可說是誤打誤撞,師大附中畢業後,原是陪同學報考軍校聯招,沒想到錄取國防醫學院,發現自己對外科的熱忱;二○○三年以嘉義榮民醫院副院長退休,隔年接到學長、時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長陳雲址一通緊急招募醫師電話,也改變他的退休生活。在年輕外科醫師接棒前堅守崗位,但是一守就是十四年。

人力不足 1個月值60多個班

得知恆春半島極缺醫師,許志新不問待遇就捨下安逸的退休生活,帶著妻子遷居恆春,在醫療漠地的土地上重披白袍;剛到全院不到十位醫師,人力嚴重不足,他也捲起袖子輪值全天班,最高紀錄一個月值了六十多個班。

為何留在偏鄉付出,許志新笑說:「八十五歲的學長(陳雲址)都來了,我能不來嗎?」、「當初芬蘭傳教士創立恆基,無私奉獻,為何外國人能做到,我就不行呢?」;外人眼中看似偉大的無私奉獻與付出,對許志新而言,就是看見病人的需要,做好醫生分內事罷了。

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表示,目前即使有年輕醫師來院裡,一旦公費年資期滿,立刻申請調職,甚至辭職;恆春因地處偏遠,往返不便,進修學習機會也受限;而且病患少,無法施展所學,因此願留在恆春的醫師,就成為當地居民的重要依靠。

恆基院內醫師年齡,超過八十歲以上就有三人,也有七十幾歲卻領著比行情低的薪水、漏夜值班,五十多歲的陳志成算是年輕人。陳志成感嘆,「阿公」很像一盞燈,點亮半島黑暗的角落,指引年輕人行醫的方向,但看著恆春醫師高齡化,陳志成不禁想問,「願意來恆春服務的年輕醫師,你在哪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