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電腦斷層(CT)掃描較為昂貴,若六大危險因子已有一個以上,應該考慮安排這個檢查。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中訊】時下許多健檢都是套餐制,例如心血管、肝膽腸胃等,每組專案要價數萬元,全身做完要十多萬元,平民小老百姓根本花不起。但醫師指出,其實沒有錢也有沒錢的辦法,只要掌握基本的檢測項目,再找個好的家庭醫師長期看顧,一樣可以掌握基本的健康狀況。
一代歌王郭金發在舞台上唱完最後一句的「燒肉粽」,突然倒地不起,疑似心肌梗塞猝死。血管疾病一定得要做高階的電腦斷層才能及早發現嗎?
家醫科醫師王公作指出,要是先做個心電圖,可以藉由波形的變化看出心肌有沒有缺氧,如果有異狀,可以進一步再做運動型心電圖,如果會喘、胸悶,可以再做心導管手術詳細了解心臟狀況,看看有沒有血管被阻塞了。
一般而言,要早期發現肺臟病變,沒有運用先進的科技儀器的確不易,但是王公作也指出,先做個基礎X光,至少有一半的早期病變可以被發現,對於荷包不豐的人而言,也不失為效益頗高的檢測。
最重要的是,這些健保都可以給付,心電圖和X光在檢驗所花上個一至二百元也可以做,一般人都花得起。
另若像是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胰臟癌、鼻咽癌透過血液檢驗就可以發現,不必花大錢去做其他檢查。
另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民眾每三年一次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急診專科醫師吳肇鑫指出,這個檢查不只是抽血和驗尿,還包括基本的健康資料和身體檢查。
6大危險因子
考慮先進檢查
以冠狀動脈症候群有六大危險因子為例,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因素、年紀大(男性大於四十五歲、女性大於五十五歲或停經),都可以先做初步的篩檢。
電腦斷層(CT)掃描較為昂貴,王公作提醒,先進的「3D、極速的心臟腦斷層(CT)掃描加上鈣化分析」可以獲得的冠狀動脈完整清晰的影像。如果六大危險因子已有一個以上、甚至曾經有過胸悶或胸痛症狀的朋友們,應該考慮安排這個檢查。
畢竟相較於心導管血管攝影,CT屬於非侵襲性檢查,快速、簡單、無需住院,可以提供相當有用的資訊,讓心臟科醫師可以迅速、準確地確認病人的冠狀動脈狀況。
對於「彩色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心臟掃描」吳肇鑫也建議聽取心臟科醫師意見,因為先進儀器仍有其特殊功能,能夠提供有根據的預防性檢查來避免悲劇發生。
如何健檢不花大錢?
˙享用政府免費健檢:3年1次的免費健檢、大腸癌、口腔癌篩檢
˙多使用基礎檢查:X光、心電圖仍具早期發現功能
˙固定有家庭醫師:醫師可以從基礎的健檢數字,分析健康狀況
,提早警示
資料來源/王公作、吳肇鑫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