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一八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三、四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中非合作論壇繼二○○六年北京峰會和二○一五年約翰尼斯堡峰會後第三次大會,也是中國大陸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針對西方媒體把中國大陸援非扣上「新殖民主義」大帽子,大陸斥為個別媒體「欲加之罪」,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再也不是誰的地盤。
中新社報導,大陸前外交部非洲司長程濤表示,大陸在非洲講求「授人以漁」,所謂「新殖民主義」是個別西方媒體的「欲加之罪」。
新殖民主義第一是在政治上、文化上奴役人民;第二是掠奪資源;第三是傾銷商品。程濤表示,非洲人民對殖民主義恨之入骨,如果大陸也這麼做,毫無疑問也會被趕走。
他解釋,大陸進口非洲的資源和殖民主義掠奪非洲的資源,存在本質區別。中非貿易堅持平等互惠原則,二○一七年貿易額達一千七百億美元,大陸出口的商品在非洲很受歡迎,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質量。
程濤說,非洲有諺語:「送給朋友一條魚,不如教他結網。」這和中國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完全一致。
撒錢援非?惡意詆毀
另外,黨媒《人民日報》亦澄清外界對中非合作的種種誤解甚至惡意詆毀,包括質疑中非合作是大陸撒錢援非?大陸造成非洲債務陷阱,推進新殖民主義等等。
文章稱,現在的中非合作中,援助只占很小一部分,投資合作已成為中非合作最主要方式。通過投資合作,既可以幫助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也能使大陸的裝備、產品等進入非洲。
正是有賴於日益密切的平等合作,大陸連續多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中非合作,不能只看眼前的經濟帳,而應該看看過去,也更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下未來。
有關債務陷阱,文章稱,大陸對非洲借貸,首先考慮的是非洲自身需要,大陸依據非洲國家提出的意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支持,從實際效果看,大陸對非投融資有效改善當地經濟環境,增加民眾收入,是一種「造血金融式」的貸款。
至於指大陸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文章斥為純屬汙蔑!非洲今天仍然存在的貧困、動盪因素,大多與西方殖民主義埋下的禍根有關。反觀大陸,數十年來毫無保留的將發展經驗和先進技術傳授給非洲,始終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尤其是近幾年,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愈來愈多合作項目扎根非洲。
文章說,事實上,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再也不是誰的地盤。將中非合作與西方對立起來,實是一些西方輿論的臆測。
北京計畫3年行動綱領
此外,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作準備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昨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大陸商務部部長鍾山、同論壇共同主席國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和貿易與工業部長共同主持會議。王毅表示,將會通過「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畫(二○一九─二○二一年)」,為未來三年合作提供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