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 的感受

文/李雪 |2018.08.31
1729觀看次
字級

文/李雪

遇到顧客氣急敗壞地投訴:「剛收到的東西就是壞的,不能用!」一些售後服務人員會自然反應:「這不可能,發貨前我仔細檢查過的!」可想而知,這種回答會讓顧客的情緒更惡劣。優秀的售後服務人員會在解決事情之前先確認顧客的感受:「我看到您特別著急,東西剛收到就不能用,肯定讓人生氣。真是不好意思,我們來看看到底哪兒出了問題。」顧客的感受得到了尊重,情緒自然緩和,能夠彼此體諒。

當孩子悲傷、哭泣、憤怒時,我們容易把孩子的情緒評判為「不好的」,然後出於自己的焦慮,希望孩子趕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脅孩子。這樣的做法也許有效,但孩子的能量會被阻塞。能量長期阻塞,會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孩子天生會透過完整體驗自己的情緒而自我療癒,能量釋放了,就不會形成心理創傷。這些豐富的情感體驗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它們一起擴展了孩子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因此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擾,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邊安靜地陪伴。

如果孩子的情感流動被卡住,比如壓抑自己、小聲抽泣,是因為之前受到過太多打擾,已經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許的。這時候,父母要給予確認和鼓勵:「媽媽看到你很悲傷,很想哭,其實哭泣也很好。」

孩子天生具有陪伴的品質。一個網友說:「我哭的時候,小女兒就會瞪大眼睛看著我,然後一直抱著我,什麼也不說,我看到她眼睛裡滿滿的愛。」

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試圖解決對方的情緒。比如孩子失去心愛的小貓,哭著對媽媽說:「我好想念小貓。」這時候,焦慮的父母會提出解決方案:「不要太傷心了,我們再買一隻。」這樣的回應只會讓孩子更傷心,因為他對小貓的愛被否定了。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應「媽媽看到了你的悲傷」,孩子就能完整地體驗「失去」的感受,變得自然平靜。之後,要是孩子主動提出解決方案,比如再買一隻,父母再去行動也不遲。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妻子抱怨:「每天上班,還要帶孩子,真累!」丈夫回答:「既然累,就別上班了。」這通常會讓妻子感覺自己的付出不被尊重。如果丈夫回應:「是啊,又上班又帶孩子,你的辛苦真是難以想像。老婆,你真不容易!」這樣,兩個人的心就會緊緊貼在一起,彼此溫暖。若妻子真的不想再上班,這時候才需要和丈夫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有個朋友聽完我的演講,有一次興奮地告訴我,這些方法太管用了,讓他很快追到了心愛的女人。他的做法是:當女人向他傾訴時,他不做評判,只是重複對方的感受。比如女人說:「我覺得特別委屈。」他回應:「是啊,我感受到你的委屈。」這種母嬰一體般的回應,帶來極強的幸福感,哪個女人會不心軟?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