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念珠
暑假一開始,我就趕回鄉下老家,幫父親、母親採摘李子。
往年李子的正常收購價,是五塊錢一斤。今年村裡李子氾濫成災,加上縣裡對李子加工廠嚴格管控,導致李子的收購價一降再降,由最初的三塊一斤降到一塊五毛一斤,包括父親在內的許多鄉親都叫苦連天。
於是,不過十天,大部分鄉親就停止採摘了。他們放話:李子不要了!寧可看著它爛在樹上,也不要費時費力摘下賤賣。父親預估今年可以摘到兩萬斤李子,摘到約一萬八千斤的時候,他和母親也決定不摘了,因為實在不值,也沒人收購了。
歇工的第一天剛好下著小雨,我和母親在家裡掰玉米、煮玉米,父親卻連斗笠都不戴,扛著一根竹竿往屋子旁的那片李樹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過,它的尾部有一個鐵鉤,每年的李子採摘季,父親就是用它敲打樹上的李子,我們再從地上一個一個拾起李子放進筐裡、袋裡,全村也大多是用這樣的方式採摘李子。
「不是說不摘了嗎?」我問母親。
母親回答:「誰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麼做應該有他的道理。」
只見父親走向一棵長滿李子的李樹,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兩下,就把紅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後,他愈敲愈起勁,一棵接著一棵。不到兩個小時,就把整片李樹林的李子全敲下了地。看得出來,他是又心疼又憤怒。
收工回到家裡,父親快快沖了澡,然後拿起一根玉米大口大口吃起來。看他一臉輕鬆的樣子,我不禁好奇,就問:「爸,這麼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親說:「當然會心疼。但今年李子價格低,村裡所有人都這樣,我有什麼好抱怨的?我們還只丟了兩千斤,你陳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樹園沒動,得有上萬斤李子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讓果子掛樹上不就得了,怎麼還要費勁把它們敲下來?」
父親說:「孩子,你記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從樹上把李子敲下來。為啥呢?因為果子爛在樹上和爛在地裡有著天壤之別。前者只會吸乾樹的養分,損傷樹幹;後者卻能化成肥料滋養樹根,助李樹來年長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錢已成事實,但我們還得往前看,為明年的收穫做準備,你說是不是?」
我點點頭,父親說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覺得,人的一生就跟農民摘李是一個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別讓眼前的傷痛影響到來年的豐收。人要往前看,如果總活在過去,就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痛苦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