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訴信 3800年前就出現

 |2018.08.28
159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現在顧客若對商品不滿意,往往會打電話給商家反映,或在網路上寫評論。讓人很難想像的是,像這樣的「客訴」,三千八百年前就出現了;一位納尼(Nanni)先生曾「寫」過一封客訴信,最特別的地方是,這封信高十一點六公分、厚二點六公分──因為它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

西元前一七五○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有一座名為烏爾(Ur)的古城,這座城市位於現今伊拉克巴格達南方的納西里耶(Nasiriyah)附近。二十世紀初時,英國考古學家伍利爵士(Sir Leonard Wooley)在這座古城中發現了納尼的客訴信。

納尼這封客訴信用阿卡德語(Akkadian)楔形文字刻寫而成,內容是向金屬商人伊納希爾(Ea-nasir)抱怨他送來的銅礦品質錯誤,還有把貨送錯地方導致時間延誤。

奧地利的亞述文明學家歐賓漢(A. Leo Oppenheim)在一九六七年出版的《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信件:兩千年前寫在泥板上的官方、商業和私人信件》一書中,把納尼的客訴信全文翻了出來,信中說伊納希爾承諾會將優質的銅塊給納尼的信使,但伊納希爾不但沒有履行諾言,還用粗暴的態度對待信使,信中寫到:「你把我當成了什麼人,居然用這種輕蔑的態度對我?我派出了溫和有禮的信使,用我先前存在你那邊的錢去收貨,但是,你讓他們通過敵人的領土、空手而回好多次來輕視我……你怎麼敢用這種品質的銅打發我?……從今以後我不會接受任何來自你的劣等銅礦,從現在開始我會精挑細選,並且在我的院子裡單獨把銅塊拿起來,我也會行使我的拒絕權,誰叫你要輕視我。」

另外,還有另一名客人也曾挖苦伊納希爾說:「你的工作真的是做的『太好了』。一年前,我在國外付了你銀子,你那時身上只有爛銅,現在請帶著你的(好)銅來。」除了顧客外,伊納希爾的合作夥伴也相當不滿意他的做生意態度。

面對這些客訴信,考古學家並不清楚伊納希爾有沒有回信。但是,根據在伊納希爾家中找到的證據,考古學家推測他做生意做得亂七八糟,導致他的財富減少,因為他的房子有部分被併入鄰居家。

這封泥板上的客訴信目前被收藏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中。

【小辭典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壓印書寫,因此筆畫大多為具三角形的線條;之後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阿卡德人雖然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