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忘勳
最近收到電費帳單,上面的金額讓我感到驚訝,只有一千出頭,和過去同期動輒三千以上的電費相比,下降幅度非常大。我不禁好奇,為何電費會消失將近三分之二,原因何在?追根究柢,或許要感謝樓下素未謀面的住戶。
去年夏天,我被社區保全告知,冷氣機有滴水外漏的問題,滴水聲造成樓下住戶的困擾。為了避免再度被投訴,我立即聯絡維修業者,但因正好遇到冷氣的使用旺季,當業者前來檢視時,已經是好幾天以後了,這期間,我只能暫時不開冷氣。
不過,也因為如此,那幾天我嘗試以電扇代替冷氣,或是盡可能待在涼爽的地方,像是有空調的圖書館、大賣場,等到快睡覺時才回來。結果等冷氣機修好後,我反而養成盡量不在家吹冷氣的習慣,不但減少了冷氣機滴水外漏的狀況,也因此降低了電費的支出。
如果不是被樓下的住戶投訴,可能就不會帶來意外的改變。這讓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類的際遇轉換,原本擺在眼前的障礙,如果願意找尋對策花時間改善,也許就能帶來新的契機。
過去,我一直都是冷氣的重度使用者,如今擺脫對冷氣的依賴後,不但省下了可觀的電費,同時也能為環保盡一分心力,可說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