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八二三這一天的到來,遠在金門的董姓網友發起全島「無燈日」紀念八二三,只希望在這一天透過網路資訊,讓金門鄉親一起在夜裡「熄燈」,大家一起追思那一段國共間嚴峻對峙的痛苦日子,尤其是燈火不外洩,車燈必須半塗黑,以免讓對岸有砲擊的目標,金馬鄉親在沒有選擇下,只好默默的逆來順受。
八二三這一天從金門到馬祖,如果鄉親們都能自發性的關燈與關掉電視,大家一起走到較大的廣場,以五分鐘追悼當年因為保國衛民而殉難的將士與鄉親,然後讓年紀稍長的耆老訴說當年故事,最後雙掌合十共同祈願,希望類似戰爭不要繼續複製。
今天是紀念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日,或許政府沒有特別追思與紀念的活動,但是曾經參與戰役的昔日國軍戰士,與金門垂垂老矣的在地、旅台鄉親,卻是感受深刻。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因為內戰讓金馬成為兩岸對峙的戰地前線,從砲聲隆隆的熱戰,到單打雙不打的宣傳彈恫嚇、全面戒嚴,到兩岸開始談和與解除戰地政務、解嚴,到小三通的兩岸一家親,我們這些六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為身歷其境,所以說來話長、感受滿滿。
話說回來,當年活在隨時隨地都有戰爭危機陰影下的我們,因為這是屬於刻骨銘心的戰地生活內容大部分,但我們還是要說,這一段過往是歷史的意外衝突。如今兩岸內戰已經過去了,金馬島上的阿兵哥與戰備被觀光客、陸客取代。所以我們記取教訓,透過紀念但不耿耿於懷;我們拼湊所有的記憶,在淡淡的哀愁回首中,緬懷為我們殉難的同胞。
因為我們這些曾經是戰地的孩子、前線的青年、金馬旅台的鄉親,透過追憶與緬懷,擷取、捕捉昔日的共同回憶,諸如到了夜晚需要宵禁與熄燈的不方便,都已成為留予他年說夢的共同話題,辛酸中卻又多了難得的經驗。
或許對年輕一輩或台灣的民眾而言,感覺不可思議。如果加上歷史教科書大多簡單帶過,政黨輪替而不予以重視。
當紀念八二三砲戰與古寧頭大戰不被重視,淪為好陌生的歷史戰役,那就不令人意外了。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證明稍早的內戰事,是沒有輸贏的歷史悲劇,因為透過兩岸小三通的友好交流已成事實,所以我們都能往前看,且讓兩岸因為熱絡互動,成為和平、溫馨的。
韓靖(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