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教育處硬性規定,所有一○七年新進教師,都要參加為期三天的幼童軍服務員木章基本訓練,參加者還必須負擔部分費用,引發部分教師反彈,質疑教育處是為了討好身兼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的林市長。
筆者認同童子軍精神,也曾經參與行義童子軍的行列,更多次參與木章訓練,但是對於基隆教育處的作法並不認同,因為就算木章訓練再怎麼好,教育處也只能鼓勵參加,不可強迫,以免產生反效果。
單獨要求新進老師參加木章訓練,未以相同標準要求在職老師,如此差別待遇,讓人有「欺生」的不舒服感,建議教育處調整作法。
筆者在職時,台北市教育局也曾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學都要成立童軍團,當時筆者就持反對意見,原因有三:一、童子軍由貝登堡創立,其起源原本就在社區,而不在學校。二、各個學校的需求、教師專長、社區資源和學校特色各不相同,應該尊重學校本位管理,不應獨尊童軍一項。三、國民教育應該多元、活潑發展,不宜做統一的規定,才不會變得千篇一律,失去國教可愛的面貌。
後來,台北市的中小學並沒有全部都設立童軍團,教育局順勢改變作法,以經費補助鼓勵學校成立童軍團,但尊重學校的選擇,並不強迫,這才是正道,而非霸道。
童子軍講求日行一善、助人為樂、團結合作、服從領導等,這些都與學校教育目標相吻合,也是目前在偏重智育教育下,學生非常需要具備的特質,但推動童軍教育不可操之過急,只能採取補助、加分等方式鼓勵,不能強迫參加,因為童子軍的誓詞開頭就是:「我願意!」倘若不是老師心甘情願參訓,結訓後也不會是好的服務員,更何況還要參與者自行付費,更沒有強迫的理由。
菜籽(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