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畫家嶄露頭角 畫作屢創天價

記者鄭淑芬採訪報導 |2007.06.17
1999觀看次
字級

中國畫家徐悲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日前在香港拍賣會上,
以約折合新台幣二億七千萬元的天價成交,
刷新陳澄波「淡水」在去年十月所締造的一億四千萬元紀錄,
創下華人油畫作品新高。
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新貴財力雄厚、揮金如土,
購買畫作是「炫耀式消費」,
但買家消費力驚人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台灣畫家作品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看準中國藝術市場潛力雄厚,
不少台灣藝術經紀人、畫廊業者摩拳擦掌積極西進,
就是要搶食這塊大餅。 

水墨畫退燒 油畫正火紅

近年來,華人畫家作品在國際大放異彩,繼去年陳澄波油畫作品「淡水」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新台幣一億四千萬元售出後,日前中國現代寫實主義大師徐悲鴻以抗日為創作主題的畫作「放下你的鞭子」,更以二億七千萬元的天價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成交。

近年來,全球吹起「中國熱」,中國新貴快速崛起,他們附庸風雅收藏名家畫作,一擲千金、極盡奢華之能事,為的就是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這種「炫耀式消費」炒熱了彼岸的藝術市場,台灣畫家能否爭得一席之地?

畫廊協會理事長蕭耀、長流美術館館長黃承志及上古藝術館執行總監陳虹安異口同聲表示,答案是肯定的,過去水墨畫大行其道,但由於水墨畫保存不易、作畫技巧難有突破,因此,水墨畫在藝術市場中已經逐漸褪流行。反觀保存容易、繪畫技巧屢見創新、突破的油畫,成為正「火紅」的搶手貨,因此油畫在拍賣市場中屢創天價。

有系統西進 實力最重要

蕭耀表示,台灣前輩畫家如陳澄波、廖繼春、朱德群等人實力雄厚、基礎功紮實,在國際市場原本就占有一席之地,雕塑家朱銘、楊英風的作品也一直是收藏家的最愛,台灣畫家、藝術家在國際畫壇定位明確,享有一定的口碑,因此,總是可以在拍賣市場中賣出好價錢。

蕭耀說,陳澄波畫作價碼維持在一億元以上,廖繼春的畫也有七、八千萬元的水準,在國際市場上都有一定的行情。

黃承志指出,台灣畫家視其師承、流派、留學國家、本身功力而有不同的身價,再加上得獎的加持,在國際藝術市場一直是收藏家的最愛,台灣藝術家根基打得深,真金不怕火煉,像陳澄波、廖繼春、趙無極、趙春翔及朱銘在國際市場中都具有一定的行情。

黃承志說,長流美術館有計畫地將台灣畫家推向中國大陸,甚至是推上國際舞台,他認為,台灣畫家惟有樹立自己的風格、特色,不落俗套、發揮創意,才能在藝壇占有一席之地。長流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即有系統地將台灣畫家引介到中國大陸,包括胡念祖、袁金塔、江明賢、劉國松、歐豪年等十餘位畫家。二○○五年,嶺南派大師歐豪年一幅山水畫以人民幣二十萬元賣出,劉國松的畫作行情也在人民幣十五萬到二十萬元之間。

獲利空間大 但不可盲從

陳虹安表示,其實台灣的畫家缺乏的就是「炒作」,她認為,藝術市場投資報酬率十分驚人,有些畫家有天分、夠努力,一旦成名後,畫作增值空間大增,投資報酬率翻了好幾倍。陳虹安說,十幾年前,詹阿水的畫只要二十五萬元左右,如今市場喊價一百五十萬元以上,歐豪年、王愷的身價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陳虹安認為,中國大陸藝術市場大有可為、潛力無窮,她說,文化不是一蹴可幾的,台灣畫家經營多年,創作力更勝中國畫家,但由於近幾年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大家自然把焦點投注在大陸市場。她直言,「投機客」不能跟「收藏家」畫上等號,大陸並沒有真正的「收藏家」,許多投機客炒短線,買畫只是為了轉手賣出,海撈價差利潤,就像收藏名牌包再轉賣一樣。

陳虹安強調,這樣的做法並沒有真正照顧到藝術家;藝術市場獲利空間大,但千萬不可盲從,就像股市有賺也有賠是一樣的道理,藝術市場存在許多假相、陷阱,不可不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