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茅草屋,大家浮現腦海的印象可能都是殘破老舊不堪,甚至雨天還會漏雨。
圖/范賢娟
文/范賢娟
提到茅草屋,大家浮現腦海的印象可能都是殘破老舊不堪,甚至雨天還會漏雨。
來到賴索托這個國家卻發現,他們傳統圓形屋子的屋頂結構都是用茅草當建材,他們運用特殊的製作技巧讓茅草之間緊致不滲水,屋內就自然不會漏雨了。
不過茅草用久了會腐爛,每隔幾年就要把茅草換掉,再重新鋪上新鮮的茅草,否則就真的會擔心「屋漏偏逢連夜雨」了。
相對而言,新鋪好的茅屋如果整理得宜,還會有一種素淨典雅的氣象。
圖中這一區並不是一般的住家,而是有點像我們的九族文化村一樣,特別蓋出的模型房子,是為了讓外國人了解當地文化傳統而建蓋,因此這裡的房子更堂皇齊整一些。
而每間茅草屋旁邊都加設一座沒有頂蓬遮蔽的圍籬,這是他們豢養牲畜的地方,從圖上看得出來家家戶戶都會養牲畜,可知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這些茅草屋看起來很原始很簡單,但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只要定期替換材料就可維持美觀與功能;而替換下來的材料最後也回歸自然,最是環保了。相對於現代科技產物下的許多建築,雖然更加華麗與堅固,但等到拆除那一天,建材卻也會成為最難處理,造成環保問題的垃圾了。
想這這裡,就忍不住要對這傳統房屋多一點欣賞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