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台北醫院護理之家暗夜惡火,疑因起火住房門沒關,導致九位住民遭濃煙嗆死。衛福部表示,不追究個人責任,昨起聘二位災難應變專家到院了解事發經過,分析根本原因,並調查是否有系統性錯誤,作為未來改善的參考。
衛福部統計,昨天仍有十一名傷患在加護病房觀察,住院七人、出院三人,另有九人轉至樂生護理之家收治。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該部照護司長蔡淑鳳、醫事司長石崇良及醫福會執行長徐永年前晚已分頭前往探望,並發給傷患及家屬慰問金一萬到五萬元不等。
至於補償及賠償機制,醫福會副執行長王必勝表示,醫院有投保意外責任險,待鑑定結果出爐,獲理賠金後再轉交給死者家屬及傷患,還有其他問題就走醫糾程序。
據了解,過了一晚,死者家屬及傷患情緒還很激動,當班的護理師也是。薛瑞元說,台北醫院、八里療養院及桃園療養院等單位聯合組心理輔導團隊,會持續關懷本案傷病患,每人都有一名社工幫忙,隨時商量所需的協助。
外界質疑,火災造成重大傷亡與夜間護理人力太少、延誤十分鐘通報有關。薛瑞元指出,從監視錄影中可見,三名值班人員在事發後馬上打電話通報,並立即疏散,同時也通報院內其他員工支援。
薛瑞元說,目前醫院訂的火災應變作業程序,並沒依「幾分鐘」作為延誤標準,當偵測警報系統響起或人員發現疑似火災,要先立即確認是否有火災及火源,第二步才是通報並號召其他支援人力站出來,讓醫院總動員,而非僅靠病房有限人力。
薛瑞元解釋,「確認」的回饋機制看似多一個動作,但火煙偵測器敏感度高,若每次響就叫一一九,但卻沒有火災事故,消防人員會疲於奔命。不過全案仍待火災事故鑑定釐清,「若有延誤就有責任,絕不迴避。」
此外,薛瑞元也呼籲外界,不該只追究個人,或陷入「夜間人力少」的迷思,畢竟每一張病床,需要兩個人協助才能疏散,若有五十床就需要一百人,即使增加再多夜間人力,也不夠用。
長照機構體檢
3年內完成
為強化長照機構公共安全,衛福部及內政部今年起推出新方案,預計三年內完成全台一千六百一十八家長照機構體檢,其中包括完成自動灑水設備、設置等待救援空間、規畫逃生動線及完成一小時防火時效的牆壁與防火門牆等裝修。
衛福部照護簡任技正陳青梅表示,新方案含四大面向,包含建築消防設施改善、機構設立樓層與區域改善、增進防災教育訓練及演練、政府監督管理整合。每半年由該部社家署彙整進度,每一年送行政院進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