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暖心慰問,男童臉上流露出希望的笑容。圖/人間社記者馮依健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馬佛光山救護隊與《星洲日報》基金會在龍目島賑災行動,昨日進入第四天,儘管氣候炎熱,救護隊員不因災區偏遠、山路顛簸,挺進入物資匱乏的災區,為災民伸出援手,只望失去家園的他們,能夠在苦難中體會一絲的人間溫暖。
在之前兩天派發物資給災後,救護隊再跟印尼佛教總會(WALUBI)的醫療隊伍合作,開始進入偏遠的災區,繼續為災民提供醫療和藥物的援助。
救護隊由慧護法師及林金龍教官帶領,隨同印尼佛教總會的義工,載滿由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準備的六箱各類藥物出發。
救護隊的第一個賑災地點為Desa Lenek的佛教村,有一千二百位災民。一名工作人員賽夫表示,丹絨賑災總部目前只有二十名醫生、三十名護士及藥劑師,單在總部的災民就有一千三百人;另外,印尼政府所提供的藥物部分還在途中,因此醫療設備、藥物及醫護人員嚴重不足。
救護隊首先為一名男童清洗左腳腳背的皮外傷,慧護法師不斷與男童談話,分散注意力,讓救護隊能順利的完成包紮及清洗傷口的工作。男童雖然疼痛,臉上仍帶著笑容,法師的安慰彷彿讓他有了永不放棄與堅決的信心。
救護隊隨後後抵達Desa Gondang的軍警營為災民提供醫療服務,為逾二十名災民處理外傷。軍警營的藥物將在十四日運抵;救護隊所帶來的藥物,猶如及時雨,提供緊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