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與原民會最近一起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語老師資格及聘用辦法」,預計九月新學期開學,將有首批專職原民族語教師進入高中以下學校教書。
根據此一辦法,專職族語老師每周基本授課節數為二十節,任教於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偏遠學校、教授瀕危語言或當地方言者,得減授四節到八節。月薪則依據學歷、年資等,從兩萬九千元到五萬一千元不等。專職族語老師每次聘期至少一學年,最長兩學年。
月薪之外,專職族語老師取得原民會核發的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薪傳級,或是優級合格證書者,每人每月加發三千元。
專職族語老師可由學校合聘。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處長陳坤昇表示,可依照各校的節數與原民學生需求聘請專職族語老師,原民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可跟其他學校合聘專職老師。
每位專職族語老師都會有主聘學校,合聘之專職族語老師專任學校為主聘學校,其他合聘學校為從聘學校;合聘專職族語老師的學校,以不超過三間學校為原則。
不過,九月將要開學,族語老師聘任辦法才出爐,會不會影響學校招聘?陳坤昇表示,除了少數縣市是由地方政府聯合招聘,多數族語老師都是各校自行獨立招聘,時間應已足夠。
目前全台約有八百多位原民族語兼任教支人員,改為專職後,估計全台需要的族語專職老師為四百人。在職期間,應參與族語教學專業有關之研習,每學年至少三十六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