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由於國內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時程由十六周到四十八周不等,因個人而異,但健保頂多給付二十四周,餘需自費,導致不少民眾因而中斷治療;國內肝膽腸胰內科醫師建議健保單位,開放個人化療程,可大幅提高治癒率及降低單位治療成本。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余明隆指出,根據統計,C型肝炎的全國盛行率高於預估值(百分之一至三),換算人口數約五十萬人罹患C肝。
國人感染C型肝炎後,有七到八成會轉成慢性C型肝炎患者,若不治療有二到三成,會在二十到三十年內轉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每年有百分之二到五的機會轉成肝癌、百分之四到五的機率會發生肝衰竭。
目前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建議,治療慢性C型肝炎的時間為二十四周,而健保局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只要符合條件就可獲二十四周治療。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則表示,C肝患者需要治療的時間不盡相同,建議「C型肝炎個人化治療計畫」即根據C肝基因型、病毒濃度等規畫患者不同的治療,給予患者最適合的療程,也希望未來能納入健保給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