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名作家 改名之由

楊欣 |2007.06.14
458觀看次
字級

徐悲鴻 原名徐壽康。他幼時由於家境貧寒,衣著儉樸,也沒有進過正規學校,常遭別人的冷落。

後來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來,於是他便向別人借,可誰也看不起他,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有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

端木蕻良 原名曹京平,一九三六年,當其短篇小說《鷺鷥湖的憂鬱》脫稿後,他忽然想起當時上海文藝界有一股肆意模仿他人姓名的歪風,決計給自己取個繁雜的筆名。

於是他把稀有的複姓「端木」作姓氏,以東北家鄉紅高粱的「紅梁」為名字,成為「端木紅粱」。

但時處白色恐怖之中,公開亮出象徵革命的「紅」字,必將招惹是非,故又按諧音將「紅」改為「蕻」。

編輯在發稿時,覺得端木蕻梁含意模糊,遂將「粱」字改為「良」。這樣,在小說發表時,他署名便成了「端木蕻良」。

郭沬若 原名郭開貞。因為他家鄉四川樂山有兩條河,一條是沫水,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他後來取名「沫若」。

茅盾 大革命失敗後,他難以逃脫黑暗勢力的追尋,不得不隱去真名--沈雁冰。面對殘酷而矛盾的現實,他並不膽寒,在撰寫《幻滅》時,茅盾將諷刺和嘲笑交織在一起,亮出了「矛盾」署名。葉聖陶窺透他的心態,因百家姓找不出矛姓,於是巧妙地添了個草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