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心目中,紅色不但是吉利的象徵,也意味著對幸福、溫
暖、喜氣、豐收、興旺珥珥的期待,所以逢年過節或婚宴喜慶中,盡是大紅衣裳、大紅燈籠、紅蠟燭、紅包、滿月紅蛋、紅麵龜、紅龜粿、紅湯圓,甚至阿嬤的眠床上,也堆放著豔麗的紅色或桃紅色牡丹花棉布被單。
脫胎自日本和服花卉圖案的阿嬤紅花被單,數十年來,默默躺在鄉下阿嬤房間裡;近年來,在復古風的推波助瀾,以及新生代設計師的創意下,大紅為底的牡丹花布,搖身一變,成為各種造型新穎、線條簡潔俐落的皮包、抱枕、背包、衣服、玩偶等等精緻產品外包裝,躍升為時尚新寵兒。
紅豔豔的阿嬤大花布甚至也被藝術家帶進了台北市立美術館,更走進芬蘭赫爾辛基、土耳其伊斯坦堡、荷蘭海牙市政廳、巴黎東京宮、紐約PSI當代藝術中心。具濃濃台灣鄉土氣息的紅、充滿兒時記憶的親切大花布,不但成為最新時尚代名詞,也成為驚豔國際的藝術創作。(轉載自《福爾摩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