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二日成為全球首個市值達到一兆美元的公司。圖為一名女孩二日在美國紐約一家蘋果專賣店試用商品。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蘋果公司市值在二日站上一兆美元,是首家創造這個紀錄的美國股票上市公司,主要歸功iPhone手機上市十年暢銷全球,使蘋果變身企業帝國,富可敵國。而且華爾街仍普遍看好蘋果後勢,認為長期上漲空間仍大,股神巴菲特今年更大舉增持蘋果股票,如今已晉升為蘋果第二大股東。
財經媒體CNBC與路透報導,蘋果受惠上季財報優於預期,預定實施的兩百億元庫藏股計畫更激勵投資人信心,刺激股價連續兩天大漲,二日續揚百分之二點九至二○七點三九元的歷史新高價,並推升市值突破一兆美元大關,達到一兆二十億美元。
蘋果創立於一九七六年,並於一九八○年股票上市,累計至今股價已飆升百分之五萬,遠高於史坦普500指數同期約百分之兩千的漲幅。
賈伯斯外 庫克也有功勞
紐約資產管理機構Alger市場策略總監紐曼(Brad Neuman)說:「市場愈來愈認同蘋果平台與服務的價值,這就反映在蘋果市值的增加上。」蘋果產品創造獨特文化,改變了消費者之間聯絡的方式,以及企業做生意的手法。
不少觀察家認為,蘋果的成功關鍵就是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但賈伯斯指定的接班人、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功勞也不小。二○一一年十月賈伯斯去世時,蘋果市值已有三千五百億,這意味在庫克接手的近七年間,蘋果市值已倍增有餘。
二○一七年蘋果穩坐美股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時,市場就討論蘋果市值何時突破一兆美元大關。今年二月庫克接受彭博資訊採訪時表示,若蘋果持續做出成功產品,財務成功自然隨之而來。
庫克說:「我對於這件事(市值達一兆美元)沒想那麼多,我還是認為,蘋果是一家蠻小的公司,當然這不是從數字上來說,而是以經營方式來說。」
市值破兆 等於整個台股
儘管市值達一兆美元,華爾街仍看好蘋果股價後勢,有十三位分析師給予二二五美元的目標價。
報導指出,就本益比來說,目前蘋果僅十五倍,低於微軟的二十五倍與亞馬遜的八十二倍,因此即使蘋果股價短期降溫,未來上漲空間依然可期。
更重要的是,股神巴菲特近兩年持續買進蘋果股票,截至今年第一季已持股百分之五。
而蘋果一兆美元市值相當於全球第十六大國,比印尼、荷蘭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還高,甚至已逼近台股整體市值。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二日收盤後台股集中市場市值為三十二兆元台幣,相當於一兆五百億美元;換句話說,蘋果一家公司市值幾乎等於整個台股。
大起大落 用21年寫歷史
蘋果成為首家市值突破一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名留青史。二十一年前,蘋果瀕臨破產,直到共同創辦人賈伯斯鳳還巢,酷炫產品接連問世,才開啟蘋果的黃金時代。
不過,其他科技巨頭也緊追蘋果不放,亞馬遜、谷歌(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和微軟的市值均超過八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