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解讀和判讀蔡英文

文/王靖 |2018.08.02
1709觀看次
字級

文╱王靖(文史工作者)

大數據來了,不同年齡層和消費偏好的網民隱約可以感覺到,似乎有人正在窺伺,甚至預知並參與個人的偏好。然而這只是單向的輸送資訊,缺乏真正的溝通,其目的只有一個,即以分眾的概念,精準找到消費群落。

相對的,分眾也可以通過網路找到同溫層,或宣洩或以建構式的資訊,似真但實屬虛構的輸送假議題和假資訊,愈接近選舉或愈接近關鍵時間點即可感受到假資訊和假議題的氾濫,選民若無解讀和判讀能力,就可能在「自覺」中被誤導。

以美國為例,川普及其團隊從選前到當選後所發出的訊息,是否都可以接受嚴格的檢視,在諸多爭議中,川普又如何可能脫身,那就是繼續發出打擊對手或打擊檢視者為目的的資訊。川普敢於如此,就在於川普深知爭取選民的感覺,要比輸送真實和真理更重要。而這一切又和大數據直接相關。

我們常常聽到,甚至自身常會發出「有感」或「無感」的訊息,至於訊息內容的真偽反成次要。等到因「有感」或「無感」傷害到個人利益或個體性命時,始知釀下大禍,但已難挽救。若僅屬間接利益受損,但卻事關國家和社會和諧發展的議題,幾乎少有人在乎,特別是活在感覺裡的「魯蛇」群落。

只要「有感」或為了維持「有感」,不時發出「倒果為因」的訊息或製造更多外部爭議以為轉移,川普發起的貿易戰,應可視為典型。即以犧牲外部利益,換取選民的感覺。然則更大的問題,即美國是否已轉向為赤裸裸的霸權,一切為惟利、惟力是視。

如果說美國川普的貿易戰,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和爭議,跳過主流媒體,直接以網路資訊的傳達,直接訴求選民的感覺,通過「有感」的建構,川普的一意孤行,似乎證明其所採行的策略,具有抗拒主流媒體的效應。一個訊息若出現多種效應,更需要大數據代為分析和找尋同溫層的支持者。

再就此檢視兩岸互動格局,或可得到類似的解讀。單就因果論,以執政當局執政兩年以來從倡言「維持現狀」的訴求,「跟中國進行對話的善意不變」;但「現狀」在蔡英文口中卻是:「近來中國持續打壓台灣,斷我邦交國、強迫國際企業更改台灣的名稱,甚至阻撓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活動與貢獻。」

何以具有善意的維持現狀,無法換取兩岸正常互動,但若認真檢視,上引蔡英文的表述,僅是從結果面訴求,而且資訊結構不完整,蔡英文從來不忘批評馬政府時代的作為,包括馬英九的大陸政策;這就是蔡英文之於兩岸政策種的因。

以出於否定心態的實際作為而言「維持現狀」、而言「善意」,可以預期必然落空。兩岸之間若乏共識,自無信任,自行其是的結果,勢必取決於勢力的消長。

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和「善意」策略,不可能沒有經由大數據的分析,是以理性分析蔡英文設定的利基或許「在此不在彼」,即兩岸政策極可能不是為兩岸和平發展服務,再就對岸的理解,或許更認定皆出於冷戰餘緒和為美國霸權服務。

等到蔡英文對美國來訪者說出:「中國打壓台灣的力道愈大,我們積極貢獻世界的決心更大。」這於兩岸只會更見倒退,也會是赤裸裸的軟對抗,以兩岸實力消長論斷,就只能更向美國印太戰略傾斜。難道蔡英文的大數據分析和設定出了狀況,或隱藏了議題,但可以相信這不可能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反而更接近統獨對決的賭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