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乃飛
今年夏天格外的熱,我想起了鄉下的父親,想讓他過個涼爽的夏天,就抽空把他接了來。家裡成天開著空調,正好兒子也放暑假,我就叫他陪著爺爺在家裡涼快,哪兒也別去。
幾天後,我下班回家,卻發現只有兒子一個人,便問他:「你爺爺呢?」
兒子說:「爺爺嫌在家悶得慌,要出去透透氣。」
我聽了就著急,這麼熱的天,人人都想往冷氣房裡鑽,怎麼他倒要出去!
洗了個澡,還不見父親回來,只好下樓去找。我在外面又出了一身的汗,才發現,父親正在一片樹蔭下坐著,背上、肩頭上流著滿滿汗珠。
我對父親說:「你怎麼跑出來了?你看你熱得這身汗。」
父親卻擦了把汗,說:「在屋裡太涼快了,有些心慌,覺得不像是在過夏天,還是在外面好。」
我只覺得好笑,這天氣熱得像在蒸籠裡,誰不想在冷氣房裡待著?我問他:「爹,涼快了不好嗎?」
父親說:「涼快了當然好,但起碼夏天要過得有個夏天樣,才叫人安心。」
我有些迷惑了,問說:「怎麼才是個夏天樣呀?」
父親說:「夏天要出幾身臭汗,熱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覺。夏天就要有熱也有涼快,要在田裡出透了汗,回來痛痛快快喝一碗綠豆湯;或是熬了幾個熱天,突然下了一場雨的歡快。一個夏天,如果身上沒出汗,怎麼好意思說過了一個夏天呢?」
我突然覺得,父親的話有些道理。冷和熱是無法逃避的,人就是不斷在這冷與熱之間不斷地砥礪、磨煉,才會不斷地成熟、成長。
父親說:「還記得小時候,跟我們到田裡拔草的事嗎?」
我當然記得了,那時多熱呀!我在田裡待了半小時就渾身溼透了,父親連鞋子都被滴下來的汗水打溼了。
父親又說:「可我們在田裡出透了汗,回來沖個涼、吃片西瓜,也就沒事了。就是經歷了那些熱,你才長成現在這個健壯的身體。」
品味著父親的話,我心裡也有了打算——帶兒子回鄉下過幾天,不要用空調把他和一個季節生生隔開了,也該讓他體驗一下什麼是「夏天」,知道什麼是熱,什麼是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