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夢陽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下象棋了,但長大後身旁的人多半不會下,所以棋藝日漸退步,偶爾回鄉時長輩邀約下棋,幾乎只有被「屠殺」的分。
象棋的下法多樣,也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懂規則就可以隨時開戰,而其中,最多人下的大概就是「將棋」與「暗棋」了。「將棋」源遠流長,從將帥到小卒,都有不同的棋步;「暗棋」則是靠翻棋的運氣與記棋的功力,有大小相剋的組合區別。但兩者都需要沉得住氣,方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怠。
下棋也很講究棋品,除了「棋手無回」,還有「觀棋不語」,更重要的是要「服輸」。
小時候愛跟長輩們下棋,贏了會很有成就感,但輸的機率比較大,因為長輩們下久了,早已能預測對手下一步的棋路,所謂「料敵機先」。一開始下我總是不服輸,然後耍賴、哭鬧,後來長輩就不太愛跟我下。父親告知我棋品的重要性之後,不管輸或贏,我都抱持著學習的心態,長輩們也就願意跟我下棋了,有時還會順便傳授幾招給我。
上學後,在不同的階段參與過棋藝社,與同學們相互切磋,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回憶起那時候,大家總是一起討論棋步,或是用伏地挺身做籌碼,輸的就得接受處罰,一同沉浸在象棋的世界,玩得不亦樂乎。
長大後,身旁少有人會下象棋,有位同事介紹我下載象棋遊戲來玩,透過這種方式,不但能找到同好,還可以挑戰古代的困難棋步。雖然,我還是喜歡擺張紙或是木頭棋盤,來場「君子之爭」,但在網路時代,能找到同好對弈,已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