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熙寧 勇闖好萊塢

 |2004.04.23
51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東訊】台東市民胡志成收藏不少上百年歷史的拼板牛車輪,成為見證台灣交通史的國寶級骨董。他說,這些骨董牛車輪,與二次世戰後仍躲在印尼山上三十年始被人發現的日本征兵台東阿美族人李光輝有關。
胡志成小時候常見拼板牛車輪,認為它只是運輸工具而已。直到民國六十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東阿美族原住民李光輝,被日本徵兵到印尼,戰後仍躲在印尼摩洛太島三十年被發現後送回台灣,日本NHK派記者來台東採訪李光輝,並請他父親胡筆勞當翻譯,他父親從日本記者處得知拼板牛車輪是寶後,父子倆人開始收購拼板牛車輪。
他表示,拼板牛車輪之所以會成為寶,依據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等學者研究,十五、十六世紀,台灣原住民雖已用牛耕作,但實際上都靠人力背負或頭頂相關物品。到十六世紀末荷蘭人來台轉到東部,始教導當地原住民利用台灣櫸木刨製牛車輪運載物品。荷蘭人教導製作的牛車輪,車輪板有全板木頭或三個大木板拼成;十八世紀日本人據台,也製作拼板牛車輪,車輪輻比荷蘭小。
台灣光復後,牛車輪改為粗木條狀的放射車軸輻,車輪圓周加裝鐵皮。民國五十年後,出現塑膠製鑲接鋼筋的車輪,拼板與木條狀放射軸輪被束之高閣,尤是能保有完整拼板牛車輪更少。
胡志成說,收購拼板牛車輪最多有一百個,被日本人買走五十多個。後來,知道拼板牛車輪是見證台灣交通史的骨董後,他全留在身邊,曾有人要他割愛,他不捨,並且騰出一間倉庫專門放置這些拼板牛車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