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玲 面對逆風 才找得到自己 李明軒 |2018.07.19 語音朗讀 29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韻玲素有「音樂精靈」之稱。圖/資料照片 黃韻玲(右)首度嘗試以台語演出舞台劇。圖為她與李永豐(左)排練《人間條件1》。圖/資料照片 當年劉文正一曲〈尋夢園〉,打動才5歲的黃韻玲,啟蒙她音樂之路。圖/資料照片 黃韻玲勉勵大家,將每一次逆境轉變成下一個起點。圖/資料照片 文/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佛光山惠中寺舉辦第4屆「未來與希望」講座,6月13日邀請集資深音樂製作人、歌手、演員一身,有「音樂精靈」之稱的黃韻玲,以「逆風飛行」為題,與現場聽眾分享自己如何在人生谷底被迫成長,勉勵大家要有一個很好的信仰,展現行動與決心,進而勇敢去面對承擔。 人生劇本 需自己掌握 黃韻玲以一首2015年發行的〈飄流〉為開場,觸動作這首歌的靈感是:她看到有位年輕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孩子在麵攤前馬路尖叫、奔跑,媽媽卻無動於衷地低頭滑手機,原本她有點生氣,但想到這位年輕媽媽也許還沒準備好,就必須迎接「媽媽」這個身分,如同人們在生命中,經常來不及準備,就必須面對許多措手不及的生離死別和意外。 黃韻玲表示,有時候聽到年輕人很棒的作品,一方面很高興地說:「我可以退休,不用再做了。」但是另一方面又感到沮喪,非常兩極的心情反應,但是隔天一早醒來,內心就有一股火告訴自己,音樂,是她從小到大最喜歡做的事,也是促使她往前的動力,因為新人的激勵,讓她覺得要更加努力,「每一個人都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氣質與執著,我們像一個小天使般,雖然來到這個世上,無法選擇投身在哪裡?卻能夠掌握自己要寫的人生劇本。」 脫離舒適圈 勇於面對逆境 黃韻玲將生命比喻成一條河,每個人都必須在這條河中漂流,無論在哪裡,它一定會推動,人一定要往前走,不可能停留在某個地方,過程或許會很掙扎,因為不想離開年輕的歲月及童年,她說:「每一個人都像自己人生電影的導演,必須掌握自己的演出對白。」 黃韻玲提到,演出《人間條件1》時,正好碰到公司狀況最不好的時候,公司結束營業,家裡的經濟來源怎麼辦?這些事情讓她不得不離開原有的舒適圈。 「一夕之間,我必須去面對很多從來沒做過的事。」黃韻玲說,她是一個音樂創作人,原本很單純的在錄音室寫歌、製作,每天跟音樂為伍,可是當那一個時刻來臨時,已經不能只躲在房間或錄音室裡,她必須去做一些準備,積極地去找很多可能性,包括毛遂自薦。 不服輸個性 找到自己 「我是來做音樂的,不是演戲,為什麼要念台詞,而且要用台語?」黃韻玲回憶,在幫導演郎祖筠的舞台劇做音樂設計時,有一回在後台碰到綠光的團長陳希聖,得知吳念真要導演一齣舞台劇,她就很高興的說:「我要去!」 黃韻玲強調,她的本意是要去做音樂,不是去演戲,怎知到了約定時間,第一次進排練場竟給她劇本,一起與其他演員讀本,不是討論音樂,當時她就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看著大家,心裡正在想著「為什麼要念劇本裡面的台詞?」吳念真看著她說:「妳演的這位阿嬤,要講台語。」雖然她是出生自台語家庭,但台語還是不輪轉,卡了很多次,當時吳念真沒講什麼話,只輕咳了幾聲。 回家後,想到竟然在吳念真面前丟臉,好強的個性使然,黃韻玲馬上找阿嬤練習、矯正口音,第二天再度排練時,拿著劇本念給吳念真聽,最後竟讓她當上了演員。 黃韻玲說,如果當時不是身處逆境,去做從來沒想過的事,可能到今天,沒辦法累積舞台劇作品,或者去當娛樂新聞的主播,那段時間為了生活、經濟上的壓力,這些對她幫助是很大的,身為音樂人,要寫些歌曲給普羅大眾聆聽,所以必須走出來,了解各種音樂型態、知道年輕人發生的事情。 一首尋夢園 觸動追星夢 回想數十年前,劉文正參加台視歌唱比賽的那首自選曲〈尋夢園〉,帶給當時才5歲的黃韻玲,很大的刺激與吸引,從此以後,讓她在練琴時,發現已經可以慢慢彈出心裡想要的音符,將很多想法與旋律寫下來,想要為劉文正、鳳飛飛、歐陽菲菲、陳秋霞與溫拿五虎等喜愛的歌手,為他們寫歌的夢想一步一步實現。 參加金韻獎 只為鳳飛飛 14歲那年,黃韻玲想盡辦法參加金韻獎比賽,只為了有機會幫鳳飛飛等歌手寫歌,沒想到從初賽、複賽,一路過關斬將唱到決賽,最後真的讓她獲得重唱組優勝,在聽到獲勝的那一刻,竟然高興到把椅子坐斷。 黃韻玲認為,每個人都有最初的樣子,只是有時候會忘記曾經那麼勇敢的自己,因為人在逆境時會很氣餒,覺得自己很笨,非常討厭自己,很容易會被流動的、快速的情緒,加上自己的不夠安定而無法辨別,如同在河流中溺水,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在那一刻,朋友有溫度的陪伴,變得特別重要。 每遇逆境 轉換另個起點 黃韻玲說,每個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在遇到逆境時,也一定有很多必須去面對、去處理的事,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完美,每人都有不一樣處理的角度與態度,「我也常常會鼓勵自己,尤其在公司最不好的時候。」黃韻玲感謝那段存款只有500元的日子,讓她永遠記得,很珍惜那時流的淚與痛苦。 「將每一次逆境變成下一個起點的開始。」黃韻玲希望5年後的自己,是勇敢的,是微笑的,勉勵大家對未來有些期盼,都可以把每一次的逆境變成下一個起點的開始。人生雖然有低有高,在低潮時,有看見未來的勇氣,在高處時,也不要忘記曾經低潮處,並祝福大家每天都要自信、希望的生活。 前一篇文章 蟻人黃蜂女打擊犯罪不容小覷 下一篇文章 《小偷家族》看見日本良心 是枝裕和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父親》 走進失智者腦中 宛如懸疑片守著信念 成為他人的希望 《竊聽風暴》天水圍裡畫出黃金時代 許鞍華《好好拍電影》 作者其他文章暢遊逍遙世界 蔣勳談莊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