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措施包含戴防晒帽、穿長袖,塗抹防晒乳液等。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連日高溫,醫生表示,皮膚科門診晒傷患者人數明顯高於去年,一名男大學生騎單車運動時未注意防晒,回家後頸背部嚴重晒傷,不能平躺只能在書桌趴睡;另外,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以日本東部至西部為主的地區,上周中暑民眾多達三千四百七十三人,比起前一周暴增五倍以上。
防晒與防中暑成為夏日民眾的話題,醫生指出,熱中暑其實有年齡層之別,老年人、壯年人與兒童熱中暑的原因症狀與預防都不太一樣。已經退休不必在太陽下四處奔走的銀髮族,其實更是熱中暑的高危險族群。
一般說來,年輕人多屬勞動中暑,像是夏天進行戶外運動,或是工作必須在豔陽下四處奔走,這種情況中暑會很容易感到身體不適,而有所警覺,只要適當補充水分、休息,很容易就能康復。
降血壓藥 影響散熱能力
但是老年人多屬非勞動熱中暑,待在家裡也有高風險。老年人因為對溫度變化遲鈍,或是因為體力差,而沒有更換夏季的被褥與床墊,繼續沿用冬天的羽毛被;或是在悶熱的室內卻沒有開窗、也沒有開冷氣,變成慢性的熱中暑。
此外,老年人慢性病服用藥也有影響,例如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反應會變得遲頓,降血壓藥也會影響體內散熱能力變差,許多藥劑還有頻尿的副作用,很容易造成脫水。相較於勞動熱中暑,非勞動熱中暑因察覺不易,很容易變成重症,須要更加留意。
預防熱中暑,有些方法可能與民眾想得不同。大量流汗除了水分流失,還需要補充電解質,因此運動飲料比起水要來更合適,另外,喝茶無法補充電解質,會利尿反而容易脫水。
想要用冰毛巾散熱,但貼額頭對緩解體熱用途不大,還可能頭痛,不如冰敷脖子與腋下,放在粗血管流經的地方,才能很快的舒緩體內熱氣。還有運動過後,最好的飲料選擇是牛奶,運動完三十分鐘內飲用牛奶,含豐富白蛋白(albumin),可以增加血液中含水量,可讓體質不容易中暑。
臉塗防晒 乳液2指節長
台大醫院皮膚科教授蔡呈芳表示,今年門診晒傷患者比往年還多,提醒做好防晒措施,戴防晒帽、穿長袖,塗抹防晒乳液;不少男生不願意塗防晒乳液,長期可能出現晒斑,皮膚提早老化,形成老人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劉康玲提供防晒品使用祕訣,一個指節長度的防晒產品,約可以塗抹兩個手掌的面積範圍;全臉大約是三至四個手掌大小,建議塗抹約兩個指節長度的防晒乳液。
劉康玲說,SPF為防晒產品對紫外線中的UVB波段的保護力,理論上 SPF10的產品可以阻絕百分之九十,SPF50可阻絕百分之九十八;紫外線中還有波長較長的UVA,PPD 是評估對UVA波段的保護力,例如,原本晒一分鐘皮膚就會晒黑,擦了PPD8的產品,可以延緩至八分鐘才晒黑。
劉康玲建議,民眾出門前半小時先擦防晒產品,之後視日晒時間與強度,約一個半小時補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