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蘇美香以穿不下的牛仔褲及一些廢棄裡布,經過染整後,裁製成時髦背包。曾德霖在油畫的一隅鑲上時鐘,就成了一件很漂亮的藝術掛鐘,也有人用著一個斗笠、一支攝影腳架,組合了極富巧思的「斗笠燈」(圖/王昭月)。
【本報高雄訊】創意無極限,平日棄而不用的攪拌棒、餐盤或穿不下的牛仔褲,經由巧思改造,都有機會變為獨樹一格的生活用品,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師生昨天下鄉展示三十多件文創產品,要讓創意走入社區,經由美學實踐,翻轉全民生活。
樹德科大應設所「創意行動列車」首站開抵高雄岡山區公所,現場展示的創意產品多數利用棄而不用的小物,經過組裝、再造後,賦予全新的生命,讓社區民眾見識到創意的「魔力」。
樹德科大助理教授陳雯萍表示,這次展示的文創品很多都只是改變既有的功能或是棄物再造,像她製作的皮革燈罩,就是將一片皮革應用不斷線的雕花技術剪裁後,裝上燈泡製成。
研究生蘇美香以穿不下的牛仔褲及一些廢棄裡布,經過染整後,裁製成時髦背包。曾德霖在油畫的一隅鑲上時鐘,就成了一件很漂亮的藝術掛鐘,也有人用著一個斗笠、一支攝影腳架,組合了極富巧思的「斗笠燈」。
陳雯萍說,今年暑假,創意行動列車會巡迴岡山區多個社區據點,透過研討會分享文創理念,讓美學教育落實到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