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衰退,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實,如果政府不了解狀況,只是一味增加短期的兼職農夫,還是改善不了問題。
大家都看得到,台灣農業勞動人力缺乏問題嚴重,為改善農業缺工問題,農委會宣布推出農工職缺App,除積極媒合國內人力,也規畫開放新南向國家青年來台度假打工,增加台灣農業人力。
這樣的作法,個人認為只能短期因應,如果成為長期的策略,恐怕問題只會更嚴重。
如今,農村缺工是事實,對於農夫更是沉重的負擔,因為找不到工人是重點,工資過高更是問題,如果農委會只是解決缺工,卻無法減輕農夫的負擔,其實無助於農村環境的改善。
農作是一門很專業的工作,農村人力老化也是事實,經驗傳承更是問題,現在如果只是增加兼職農夫的數量,當然可以解決缺工的問題,但是如果這些人缺乏專業,甚至沒有熱忱,對於農村環境改善有意義嗎?
我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看到農村的凋零,很有感觸,因此期待政府有更具體的作為,畢竟,只用短期的激勵措施,是不可能翻轉長期存在的窠臼,真的希望農委會更深入了解農村的問題,然後提出更有效的發展策略。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