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圳志願服務偏鄉,推動實驗教育,積極投入社區營造。 圖/黃士航
【本報台北訊】求學階段,若能遇到典範教師學習,有幸獲得良師的提攜和教化,可以茅塞頓開,終身受益;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昨公布第六屆「星雲教育獎」十七位得獎人名單,俱是讓學生感念在心的教師,縱然各有專業領域之不同,但創新教學環境和全心扶持學生的信念卻是一致。
研發多媒體教材
特教生學會溝通
主辦單位表示,第六屆「典範教師獎」的評選以品德教育的身教為核心,因而在十七位得獎教師的事蹟中,遍見令人感動的案例,例如:任教台中大鵬國小集中式特教班老師沈煒軒,研發出特教生多媒體教材,運用「PECS」與行動學習載具結合,教導了身障弱智生亦能學習到與人互動溝通的能力。
主辦單位認為沈老師對孩子的愛心、耐心和獨創的平板教學方式,讓家長重拾了孩子「可以學習、有無限發展可能」的希望。
投入社區營造
救回小校免裁併
雲林縣華南實小校長陳清圳志願服務偏鄉,創新教學,推動實驗教育,積極投入社區營造,帶領教師、家長與社區聯手,不只關心學校,還從關懷社區醫療與建設著手,陳校長克服各種困難接送學生,並扭轉瀕臨廢校危機,讓華南實小以及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兩所偏遠學校免於被裁併。陳清圳的愛融合了學校、社區和家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具有生活自信、生命喜悅與創新勇氣。
主任加入陣頭
走進弱勢生的心
台北木柵高職輔導主任李自瑞,堅信「放對位置,每個人都可為天才」。為了輔導一個經常缺曠課逃學的陣頭孩子,李自瑞親自陪同他參加陣頭活動,建立互動溝通基礎,耐心導正觀念言行,可謂成功的心靈捕手。李自瑞特別關心弱勢生的學習,常常勉勵他們「茶葉蛋有裂痕更入味」,建立自信就不必刻意藏拙,自在展現生命力量。
星雲教育獎以評審程序嚴謹著稱,歷經公開推薦、書面審查、初審、實地訪視、專業對話與審、決審等作業,才能產生得主人選。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為發揚典範教師精神,使典範教師感人的故事能成為激勵人心的力量,並達到擴散典範學習的效果,訂有「星雲教育獎得獎人典範傳承與分享作業要點」,歡迎機關、團體、學校邀請典範教師參與相關研習或分享座談活動。
第六屆星雲教育獎贈獎典禮訂於九月十五日下午二時,在高雄佛光山舉行。
2018第六屆星雲教育獎
典範教師獎
大專校院組
羅淑芬/慈濟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陳寬定/高雄餐旅大學西餐廚藝系主任
盧豐華/成功大學醫學系家醫科副教授
高中職組
李宜芳/台南女中學務主任
馮松林/竹山高中總務主任
廖振順/萬芳高中教師
李自瑞/木柵高工輔導主任
國中組
唐國寶/新北溪崑國中資訊組長
宋怡城/花蓮秀林國中教務主任
國小組
陳清圳/雲林華南實驗國小校長
周理慧/新北莒光國小教師
郭玉玲/嘉義世賢國小教師
幼兒園組
曾于珊/台中市私立葳肯幼兒園園長
黃瓊秋/台北市立育航幼兒園園長
特殊教育組
葉世原/高雄楠梓特殊學校實習組長
沈煒軒/台中大鵬國小集中式特教班教師
葉瑞華/桃園特殊教育學校祕書
終身教育典範獎 (從缺)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