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星雲大師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與教宗本篤十六世晤談。圖╱法堂書紀室提供
妙光法師為星雲大師翻譯。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王虹月綜合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弘法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隨著國家地區不同,所需要的翻譯人員也就不一樣。在大師弘法六十餘載的歲月,有二十多位徒眾做過大師的英文翻譯,其中一位是來自澳洲的妙光法師。
妙光法師,在台灣出生,十一歲時跟著父母親移民澳洲,一九九二年就跟著母親接觸佛光山,面對新環境與語言的隔閡,他與母親在雪梨南天寺找到心靈的依靠與寄託;於是妙光法師從參加兒童班到加入佛光青年團,直至大學四年都在道場服務。
是何因緣開始踏上翻譯這條路?妙光法師指出,那時候有許多第二代的華人移民子弟並不太會說中文,道場法師要向他們講述佛法時,發現孩子們聽不懂,法師決定尋找幾位較年長的孩子協助翻譯,而妙光法師恰好是其中之一。「我當時只是覺得,有一件事情法師願意讓我做,就盡力將它做好。於是從『南天通訊』開始,乃至三日禪、短期出家等活動,都成為我翻譯的練習。」
一直到星雲大師到澳洲弘法,滿謙法師將仍在就讀大學的妙光法師介紹給大師,大師也曾問他「你怎麼聽得懂我說的話?」他如今回想,應該是小時媽媽讓他聽大師的《有情有義》有聲書,不知不覺中,他早已聽懂了大師的揚州腔。
出家後,妙光法師跟隨大師回到佛光山,在法堂書記室領職期間,大師並沒有讓妙光法師從事翻譯工作,而是指著書櫃,「櫃子上所有的書你都拿去看,我的想法、我的思想,你要熟悉!」也許是透過這樣的因緣,二○○一年跟隨大師翻譯的時候,讓妙光法師迅速熟悉大師的話語及思想。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妙光法師表示,平常沒有在台上翻譯的時候,大量的閱讀累積詞彙,以及過去在南天寺固定每周翻譯大師的文章,從《星雲法語》到《金剛經講話》、《佛法真義》等,讓他養成習慣,當讀到大師的文章時先理解其含義,也思索翻譯成英文的說法,利用時間與經驗的積累,讓他在台上可以迅速抓住大師話中要點。
翻譯同時 入深禪定
「翻譯也可以是禪定最好的練習。」有位法師曾問妙光法師:「是否注意到在翻譯的同時,你也進入了一種甚深的禪定?」他仔細一想,的確是這樣!在翻譯當下,他只聽到大師的聲音,所緣境都扣在大師的聲音、神韻和話語的內涵當中。
「在這樣的思惟當中,我只要去思惟『法』,讓我可以完全專注在大師的智慧法語中,其實這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妙光法師表示,他認為自己很有福報,才可以完成這樣一個工作。也慢慢戰勝了自身的緊張感。
「在翻譯大師書籍時,感覺好像讀得懂,卻不知道能否在生活當中落實?」妙光法師說,最近幾年他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他分享,為舉辦一場活動,他與一位負責美編的小姐接下二周內編三本書的任務,兩人可說是不眠不休進行,而其中一天下午,大師要為短期出家的佛子開示,要他去翻譯。為能聚精會神做好翻譯工作,他回去休息片刻,卻忘了確認交接給美編小姐資料,一個小時內,美編小姐不斷接到印刷廠催件的電話。當妙光法師詢問她工作進度時,又急又氣的美編小姐對他怒向拍桌。
想到要為星雲大師翻譯,妙光法師控制情緒道歉,資料交付後便趕到會場為大師翻譯。然而,他發現,譯完大師的每一句話後仍是非常憤怒,直到大師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為了歡喜而來的。」大師接著說:「所以我們來到這個世間都不要計較。」翻譯完,他卻想著「這個小姐真是太沒禮貌了!」大師又說:「所以大家跟我念一句『我是佛』。」妙光法師翻譯「I am a buddha.」大師轉過來看著他說:「你都已經說你是佛了,你還要計較嗎?」
言簡意深 法在眼前
「那一刻我終於知道什麼是:我是佛。」妙光法師回想這段經歷,直呼當下他豁然開朗,「『我是佛』就是當我心裡看見這些黑暗的時候,發電廠會把燈打亮,照見無明。」從此他對於大師簡單卻意義深遠的話語,心領神會。原來有時候我們追求的「法」和答案,近在眼前。
「我覺得我這一生最大的福報,就是我跟對了師父。」妙光法師表示,他的願景就是將來把人間佛教弘揚到全世界時,必定不能忘記星雲大師背後的初衷;也希望能在未來的十年之內,把大師的著作都翻譯成西方人士看得懂的書籍,進而讓他們親自品味、體現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