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灌頂灑淨。圖/人間社提供
佛光山南台別院舉辦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一千一百位信眾受持。圖/人間社記者孫序倫
【人間社記者王惠珍台南報導】佛光山南台別院為弘揚佛陀戒法,淨化社會人心,十七日舉辦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來自台南講堂、福國寺、慧慈寺、新營講堂一千一百位信眾傳授三皈五戒。
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率領立法委員黃偉哲、台南市警察第四分局局長蔡進閱、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柱祥與十六位國中小校長,以及醫學界、金融界、企業等三十八位社會賢達代表大眾請法,虔誠莊嚴馨香羅列,依序出班迎請心保和尚傳授三皈五戒,並為台南市民祈福。
趨向善法 身心解脫
心保和尚詳述五戒的意義,說明戒是一種保護、提醒。「皈依」就是有了依靠、有了希望,不向下沉淪。像孩子依靠著父母的呵護,平安健康的成長。小草依附著陽光、空氣、水而茁壯。
心保和尚表示,皈依佛、法、僧三寶,心有所屬信仰,是最大的福德因緣。佛,是人格圓滿之人,以佛為師,向佛學習。皈依法,讓身心趨向善法、做自己的貴人,學習佛法,讓身心解脫自在。皈依僧,親近弘法僧團,常回道場,成為不請之友,長養法身慧命,以戒為師,圓滿佛道。
「受戒學戒,戒為無上菩提本,用菩提大願,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持戒是修行一切善法,也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心保和尚說,戒是要去實踐「奉行」,日常生活中時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淨化三業,實踐「七佛通戒」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通往菩提大道。
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依來法師說明儀軌,佛門講究莊嚴,佛門威儀就是自然美,一切行住坐臥,處處有佛法,皆是善、美的威儀展現。自定目標,以歡喜心培植善因好緣,以清淨心納受戒體,莊嚴內心道場。
自律自重 人格芬芳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以《大智度論》偈語說明戒的殊勝,指出一個人持守戒法,清淨的戒香燃點起來,即能周遍十方。佛教的戒,相當於世間的道德規範,不管是否為佛教徒,或者受戒持戒與否,能夠自律自重的人,他的人格自然就芬芳,聲名自然會遠播。
李孟諺與黃偉哲表示,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以佛法教化大眾,是安定社會一股善的力量,無論從商或是從政者,能參加三皈五戒並依法遵循,一心向佛,尋求心靈平靜,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楊柱祥表示,在皈依法會上,有著眾多的學佛前輩引領指導,是戒子們學佛的榜樣,鼓勵自己強化「信、願、行」,精進向前。
三皈五戒典禮中年紀最小的僅二個月、最高齡為八十九歲,還有四十位碩博士生,以及同慶宮宮主李秀碧帶領十九位信眾前來受持戒法,讓佛教信仰傳承弘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