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的富二代 樂當農場CEO Fudy Chen

文/王惠琳 |2018.06.14
2218觀看次
字級
陳昶福為「野小孩農場」投注大量心血,朝向生態農場大亨目標邁進。圖/陳柏亨
利用簡單輕便農具,Fudy笑說連到墾丁都能種田。圖/陳柏亨
利用簡單輕便農具,Fudy笑說連到墾丁都能種田。圖/陳柏亨
Fudy的農場幾乎不翻土也不除草。圖/陳柏亨
把一塊死的地變活的,吃得到成就感。圖/陳柏亨

文╱王惠琳

超愛種菜 如數家珍

走進Fudy(陳昶福)位在天母的農場,原本還擔心著沒有多少蔬果可拍,迎面卻是一畦一畦翠綠菜葉,溫室裡更是精采。Fudy如數家珍地說:「溫室裡種的是番茄、水白菜、四季豆、甜菜葉、櫛瓜、羽衣甘藍、大茴香……這個季節對我來說是最好玩的,因為有很多我喜歡的菜。」

垃圾場變身永續農場

外界對Fudy的第一印象是華泰集團的二公子,但他卻不安於穿著西裝,端坐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不僅挽起袖子當廚師,更一頭栽進泥地,花了6、7年時間,把蚊蟲蔓生的垃圾場,打造成一年種植60種作物、產量超過20噸的永續農場,「以前我來撿垃圾,每天回家手都紅紅的,現在雖然還是有點蚊子,但比起以前好太多了,鄰居看我的農場都覺得爽。」

Fudy坦言,現在的他進廚房時間愈來愈少,精力全投在農場裡了,「我一開始是廚師的身分,廚師最在乎的就是,食物的來源、故事。到最後你會發現,材料是最好玩的東西,而種菜是可以達到最新鮮、最好吃,可以產地直送的方法。我發現我超級愛種菜,看到把一塊死的地變成活的地,你吃得到成就感,很難複製這個感覺。」

都市農場要維持高產量,靠的是精密計算與科學。Fudy的農場除了夏季部分休耕,所有土地都是一採收就立刻種下一批作物,「有點在模仿大自然,因為大自然不可能都是土地,它一定會有生物在地上,我們就會一直種,保持土地是一直有東西在它上面。」

大自然取經 不翻土不除草

不是常聽人說土地要休耕才能讓作物長得好嗎?Fudy說,休耕與否各有支持者,端看做法不同,「你可以種含氮的作物讓土地休息,或者像我種一些作物,根會留在土裡,就會變成土壤裡面生物的食物。其實你了解這種做法,就可以一直持續種下去。」

土地是種植的一切,Fudy花費許多心思研究如何讓土壤維持永續生命力,最讓人吃驚的是,這裡幾乎不翻土也不除草。「很多人不知道,翻土其實就是把下面的雜草種子翻上來,你可能一直除草很乾淨了,一翻土就再長。」不翻土的邏輯也是向大自然取經,山裡的土地從不翻土,每逢大雨卻能排水自如,Fudy移植到農地上,農場裡最早實施不翻土的一塊田地,多年下來從不積水,也幾乎沒有雜草。

Fudy說,翻土還會殺死土壤中的許多生物、菌類,這些微生物能轉換植物無法自行吸收的養分,永續農法講求的生態,不僅是肉眼能見的土地上生物,這些土壤中的居民,才是關鍵,「我會在地上蓋黑布,這是最好的除草方法,雨水能穿透讓雜草發芽,黑布擋光讓雜草死亡,便成了養分,很多菌類也喜歡,常常一掀開都是白色菌絲,能讓植物種得很好。」

高效工具 鬆土維持高產量

不翻土,但鬆土還是要的,Fudy像小男孩拿到耶誕禮物一樣,笑嘻嘻拿著他的「新玩具」示範。一個是從法國十幾世紀流傳下來的傳統犁田耙子,一個是用電鑽帶動刀片的鬆土工具,全都是他從國外網購來的農具,能讓他僅翻薄薄一層土,讓種子好發芽。輕巧便攜的農具,是Fudy維持高產量的另一祕方。

「傳統翻土要看天氣,太濕土黏住很難翻,可是我可以簡單翻一下表面就好,下大雨照樣種,不用被氣候限制。我一直在嘗試新的方法,讓我可以很懶卻很有效率的做法。如果我開曳引機,需要很大的轉彎空間,但這些工具很輕又小,抬起來就能走到你要耕作的地方,作物可以種得很密集,耕作面積大了,雜草生長空間就小了。」

蓋溫室挖池塘  生物自動入住

溫室是Fudy的另一項新嘗試,過去他在棚架下種菜,為的是讓生物能進來,如今圍起來豈不是違反他的原則?Fudy說,溫室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控制環境,他還打算增設自動控溫設備,偵測溫度太熱時,屋頂會自動打開,太冷時會自動關閉,至於生態的完整性?「我們會在土壤裡加入很多有機質的東西,也會買益蟲放進溫室,益蟲吃害蟲,就形成一個好的生態。」

來Fudy的農場幾乎每回都有新演化,這次還多了池塘,Fudy希望有不流動的水留住更多生物,「一開始放滿水,整片紅,都是蚊子的孓,超噁的,過了一個禮拜全都消失了,裡面都是蝌蚪,有了青蛙,就會有鳥,原本住在附近水溝的烏龜也搬來了,生物只要發現有機會,就會過來。」

推廣永續農法 提升農業

除了天母的農場,Fudy在深坑又開了新農場,同樣堅持永續農法。常有從事有機農法的農夫說有機長得慢、長得小、長得醜,Fudy不以為然,「藉口一堆,我們的作物跟化農長成的時間一樣,但是很天然的種法,有沒有辦法?絕對有辦法,量可不可以很大?我們的作物失敗率很低,每棵長大都可以用。」

傳統重人工的永續農法可以種出豐美蔬果,對於地小人稠的台灣或許是提升農業的另一種選擇,「我還在探索這個農場要怎麼做,可是到了一個成熟度,我會希望教多一點人怎麼這樣種。用這個方式,台灣從北到南,有很多機會像我們種出好的食物,也建立好的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