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在
翻開有關幼兒教育的書籍,總是不乏提醒父母訓練孩子學會等待的必要。畢竟,「懂得等待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別人的需求」。
回頭想想,一些小霸王動輒發飆,「我不管,我就是要!」果真眼裡只有自己,眼前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別說有其他人了,父母、天皇老子都一概不存在;但也有孩子能在非常想要、非常想吃的時候,知道「不行!」是什麼意思。
其實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像動物一樣,滿足欲求是他們的本能,需要父母為他們立下規矩,畫下紅線,讓他們學會可不可以、應不應該。也唯有懂得等待,懂得尊重,懂得延遲滿足,人才能夠自持。
現代人,有太多的不耐煩,也許是因為現在的世界已不同於往昔,這年頭,不積極爭取,不勇於發聲,不極力捍衛,是沒有辦法讓自己的意見被看見、聽見的。但是,稍待一下,分析人我之間的是非對錯與輕重緩急,仍然有其必要,別一味地以自己的眼光譜寫世人的風景。
馬克吐溫說:「當真理還正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就能走遍半個世界。」等待,是為了更好的未來。與其急於追隨如風似電的謊言,不如等待慢條斯理、姍姍來遲的真理。相對於謊言,真理絕對是孤寂的,但沉默也遠較喧囂蘊藏更多寶藏。
只有學會等待、學會尊重,才能在衝突中取得和諧,在懾服對方時贏得人心。
就像蝴蝶,唯有在身為毛毛蟲時默默等待,為自己贏取生存空間,才能候得破繭的那天到來。但在蟄伏的時候,記得為自己積存足夠的能量,才能在展翅的那一刻,盡情揮灑、翩飛,散播芬芳。